本篇文章3559字,读完约9分钟

[摘要]“利率整合不仅是利率市场化的需要,也是加强金融市场开放的举措。但总体而言,目前大力推进利率一体化的时机仍不成熟。”

始于1996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英里正在路上。

4月12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2019年第一季度召开例会,首次将“稳步推进利率等重点领域改革”纳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根据一些声音,这意味着央行行长易纲提到的“双轨一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浮出水面。

去年4月,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首次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逐步统一。

此后,央行继续行动:当年5月,中国201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指出,仍有“硬骨头”对利率并轨感到尴尬;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央行开始调查取消部分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相关影响;在今年1月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中央银行总行向地方分行下达了利率一体化研究任务;3月12日,中央银行发起了一项关于利率与银行合并的调查。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然而,时代周刊采访的几位专家认为,合并利率的时机尚不成熟。

"推进利率市场化应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交通银行(香港股票03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国际经验表明,大多数国家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或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的五到十年内,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金融动荡甚至危机,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增长。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利率整固不仅是利率市场化的需要,也是加强金融市场开放的举措。但总体而言,目前大力推进利率一体化的时机仍不成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事务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ffairs)研究员周文渊在接受《泰晤士报》(Times Weekly)采访时表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国内结构性去杠杆化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建设正处于多方参与的关键时期。在多种因素叠加下,利率调整时机仍需等待。”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银行正面临巨大的考验

双轨制利率体系体现在货币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存,方向也非常明确: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的融合本身并不复杂。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原因。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为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在央行持续宽松政策的引导下,货币市场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普遍下降,但由于双轨制的实施,贷款利率并未发生变化;此外,“影子银行”造成的融资缺口的规范清理,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贷款需求,融资成本上升——央行向实体经济释放的“水”无法真正“浇灌”。今年年初,央行货币政策部主任孙国峰透露,从目前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环境来看,贷款基准利率的并轨更为迫切。央行将采取措施,积极推进现有贷款参考利率与央行政策利率的紧密联系,确保并购有序推进。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在市场利率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利率双轨制使人民的存款收入难以增加;另一方面,也使贷款利率不能及时调整,不能反映社会的实际资本成本。”在接受《泰晤士报》记者采访时,珠三角某地区四大国有银行管理层指出,目前按揭贷款执行仍是基准利率,但整个市场的利率都在上升,银行将按揭贷款保证金的意愿越来越低。相对宽松的资金仍不能提高银行的风险偏好。"这是货币传导机制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然而,推进利率整固改革将导致全身。

连平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主要金融机构的资本价格提供两个锚:一个是负债方的定价基准,另一个是资产方的定价基准。连平指出,正是这两个锚为整个金融体系设定了利差,基本划定了存贷款利差的空范围。“这是对金融体系非常重要的保护。在这种环境下运作,不会有大问题。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整体稳定的基础和保证。”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利率整合实施后,金融机构长期依赖的这两个锚将退出历史舞台,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将在一定的货币政策指导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在失去两个锚之后,这将是对银行风险控制和运营的一个巨大考验。机构利差保护的消失将进一步凸显目前银行定价权的缺失。”上述银行管理层向《时代周刊》记者表示,当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完全趋同甚至消失时,利率定价能力、风险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银行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提前贷款利率

在推进利率一体化的具体路径上,几位专家告诉《泰晤士周刊》,应该循序渐进,从贷款基准利率开始,最后以更大的影响推动存款基准利率。

“应采取逐步调整的方法,首先推动贷款利率向市场化利率靠拢。”周文渊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一年内企业贷款基准利率为4.35%,远高于银行间市场10年期国债和aaa级企业债券的利率。以2018年第四季度为例,企业实际贷款利率约为5.9%,明显高于aa+以上的公司债券利率。因此,推进贷款利率一体化,“可以考虑先缩小信贷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距,再适度降低贷款基准利率。”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连平认为,利率整固可以从“多档转一档”开始,即只公布一年期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其他期间的利率由商业银行自行决定;此后,贷款基准利率被取消,存款基准利率被取消,“同时培育和完善市场利率体系和政策利率体系”。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存款是银行经营的基础。就存款定价而言,银行在客观上相对弱势和被动。与存款相比,贷款方面的合并对银行的压力较小。

“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一贯思路是先转移贷款,然后转移存款。”周文渊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这一顺序主要基于两个逻辑:第一,资产决定负债。商业银行的资产行为导致负债,负债可以通过资产市场化得到促进。其次,资产市场是一个机构间市场,而银行的流动负债仍然是零售市场。机构市场的风险控制得到很好的控制,风险可以随时调整。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与此同时,周文渊指出,实施利率整固,除了银行“结转”之外,还应打破存款主体对存款基准利率的传统情结。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取消商业银行的存款评估机制。“目前,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居民储蓄。为了争夺债务,银行必须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它们必须保持汇率不变。这决定了银行对企业、政府和居民的债务价格难以完全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完全实现后,银行成本必然会迅速上升,同时银行必须保证赎回,风险收益率必然会恶化。"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周文渊强调,在当前利率管制的背景下,零售部门的基准存款利率类似于以证券换取收入。例如,在市场化过程中,零售基金的定价必须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取得平衡。“如果出现恶性竞争,可能会给银行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对于地区性银行来说,风险无疑更大。上述银行管理人员印证了周文渊的判断:“对于大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成本增加可以在全国平均分担,但地区中小银行不同,利率整合带来的利差缩小。它可能会淘汰一些管理不善的银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关于新主播的争论

取消基准利率后,谁有能力充当新的定价锚?

在这一点上,央行同意专家们的观点。据上述银行管理人士透露,3月12日以来,央行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询问银行基准贷款利率能否被lpr(贷款最优惠利率)或dr007(银行间存款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所替代。这也是目前外界相对乐观的两个定价锚。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然而,对于选择哪一个作为新的定价锚,存在不同的意见。

为支持dr007和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新的贷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挂钩,可以反映真实的资本成本和贷款供求情况。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信贷市场利率的波动性可能增加,因为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性一般较大。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另一种是通过lpr支持定价,这有利于信贷市场利率的稳定。另一方面,低利率的变化相对缓慢,这可能会削弱货币政策的传导能力。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dr007更适合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央行目前对dr007有更强的控制,而dr007也更适合长期国债利率的传导。”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周文渊分析说,目前,lpr和dr007都是市场化的利率,各有利弊。相反,“低利率和信贷利率更直接,传导链更短;Dr007属于市场广谱利率,适用于所有资产的定价基准。”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孙国峰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与许多央行不同,可能只有一个政策利率。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利率是一个系统:短期政策利率是短期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中期政策利率为mlf利率。此外,还有一个利率走廊,上限是长期贷款利率,下限是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孙国峰表示,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lpr可以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它与政策利率的联系更加紧密,这进一步增强了政策利率的传导效果,并有望更好地引导市场,创造更好的利率一体化。”条件。”

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lpr没有发挥作用,这与贷款基准利率的强大作用密切相关。”连平告诉《时代周刊》,只有逐步淡化基准利率的作用,才能逐步建立市场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一英里”的关键是培育银行的市场定价能力。

标题:利率并轨有望2季度浮出水面? 专家:仍需等待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