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64字,读完约10分钟
宁波水表董事长张世豪
用指针标出发展标志,用标尺衡量改革步伐;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宁波水表已经从一个位于永安市一隅的集体联营工厂成长为一家产品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张世豪董事长24岁进入宁波水表;58岁时,他参加了企业改制,并由厂长“改造”了董事长;74岁时,他见证了公司的上市,并从新三板进入a股市场。
伴随宁波水表走过50年的张世豪,从来不惧怕时代的挑战,但总是想着如何不被时代所遗忘。如今,“技术”和“人才”是他口中的高频词,“创新”和“智慧”是他公司的蓝图。
⊙林聪○编辑邱江
从家家户户安装水表,挨家挨户抄水表,到千家万户的“云水表”——六十年来,宁波水表以指针标示发展,以刻度衡量改革步伐。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宁波水表已经从一个位于永安市一隅的集体联营工厂成长为一家产品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在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浪潮中,“智能”正成为它的新标签。
“我们现在必须关注年轻人,芯片和智力。这些东西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可抗拒。”宁波水表董事长张世豪说。
在他面前,他不高,有一张温柔的脸。年轻的“冲动”经过多年的磨砺,已经成为他内心的一种谦卑。回到过去,他把成功归因于制度智慧;谈到未来,他希望在技术智慧上有所突破。
24岁时,他进入宁波水表和“改造”工人从文艺战士;58岁时,他参加了企业改制,并由厂长“改造”了董事长;这位74岁的老人见证了公司的上市,并从新三板进入a股市场...伴随宁波水表走过50年的张世豪,从不畏惧时代的挑战,总是想着如何与时俱进。如今,“技术”和“人才”是他口中的高频词,“创新”和“智慧”是他公司的蓝图。
12万美元的“赌注”
1968年,24岁的张世豪从部队退役,被分配到宁波水表厂工作,该厂成立了半个世纪。从一路工作的一线员工到董事长,张世豪可谓是公司历史上的“活化石”:80年代的“价格战”、90年代的“走出去”、千年的重组和创新,在他的叙述中慢慢展现出一幅体现改革开放的企业成长图景。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水表行业处于鱼龙混杂、无序竞争的状态。虽然宁波水表的盈利能力高于当时的行业平均水平,但市场被其他企业侵蚀。“在和老厂长商量之后,我们决定发动一场‘价格战’。”张世豪回忆道。
因此,在一次销售会议上,宁波水表突然宣布,其产品将减少25%至27%。这种“冒犯”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不仅是竞争对手,就连经销商都有点尴尬。”张世豪描述了当时的情况。平静的水表市场突然被“搅动”,大批产品质量差、规模小的企业被淘汰。与此同时,宁波水表的销量也成倍增长。
“价格战”的胜利使宁波水表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但在一定程度上,市场是饱和的,空的利润空间将消失。”刚刚接任厂长的张世豪比其他人更有“远见”,他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然而,当时只有“一个半人”支持这一决定。“一个是我,另一个只是尝试。”张世豪笑着说道。
“送一个集装箱出去”成了张世豪和他自己之间的“赌注”。“一个集装箱大约装有10,000个水表,一个水表要花12美元,总共是120,000美元。如果失败了,就应该扔进大西洋。”他说。
在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气之后,张世豪增加了一点自己精确而独到的判断。他锁定了巴西宁波水表的“海上第一站”。“一方面,它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原来的市场主要被欧洲的老工厂占据,我们有价格优势。”
不出所料,刻有“中国制造”标志的水表在巴西市场的帮助下,迅速向更多国家开放了市场。在张世豪看来,这只是一步,而深远的影响是,这将迫使公司在生产技术上实现突破。“在推动我们自身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引领着行业的进步。”
张世豪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目前的销售地图。宁波水表已经建立了覆盖国内主要销售领域的“大网络”。产品销往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出口欧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公司在大浪淘沙后变得更加强大的“秘密”,张世豪只抛出了两个字:质量和创新。“没有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这两个基本条件,企业就无法生存。即使它们能活下来,也是非常短暂的。”
从重组到主板上市
2000年对宁波水表来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今年,经宁波市政府批准,宁波水表厂正式改组为宁波水表有限公司,张世豪等408名自然人认购了全部股份。这意味着这个成立于1958年的国家和集体合资企业将以全新的面貌站在时代的起跑线上。
“由于系统的限制,我们感到了一个瓶颈期。正好赶上政策支持,我进入了第一批改革队伍。”张世豪告诉记者,当时的改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直接将处理职工劳动关系的资金转为股份,二是让大家自愿认购。
"每个人都有股份,这意味着没有,或者吃一大锅米饭."张世豪语气坚定地说道。但是,完全由员工自愿认购不利于公司决策权的稳定。能有一个“平衡政策”吗?经过审议,公司决定在自愿认购的总原则下,鼓励管理层和技术骨干增持公司股份。最终管理层认购公司547万股,员工认购453万股。“这不仅保证了管理层领导的决策权,而且激发了核心骨干的积极性,也满足了那些愿意购买的员工的要求。”
如何保证公司在重组过程中的平稳过渡成为了张世豪当时面临的另一个大问题。"作为一个试点企业,我们不能出错."张世豪自豪地告诉记者,该公司没有一名工人因为重组而终止劳动合同或被解雇。宁波水表继承了原有的全部业务和员工,此后很快进入了新体制和新机制下的工作流程。
对张世豪本人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命节点。“当时我58岁,两年后我就要退休了。”享受你的晚年还是再试一次?张世豪微笑着回答:“生活在于努力工作。”他说自己是一个好斗的人,正是这种好斗的态度导致公司“闯入”资本市场。
2016年1月,宁波水表在新三板上市,同年9月,主板上市指引开始。资本化的快速推进不仅为公司的长期发展铺平了道路,也改善了公司的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
谈到从厂长到董事长的转变,张世豪觉得“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做,怎么做。”然而,回顾与公司一起成长的心路历程,他承认“这是一个越来越舒适的过程。”“一开始,公司的资金并不充足,道路也不平坦。每个人都在摸索前进。后来,公司一步一步走出了自己的路,前景很明朗。我现在没有压力了。”
2019年1月22日,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似乎为张世豪和宁波水表50年的历程打上了一个明亮的印记。他直言不讳地表示:“现在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但上市这一步无疑对公司影响深远。”74岁的张世豪很少直接参与公司的运营,但专注于战略和重大决策。“放开体制,用大家的智慧做好工作。”语气中充满了对这种“半条命的友谊”的感情和见证公司成长的喜悦。
小型水表“赶上”大数据
2000年,宁波水表的特殊意义在于智能水表从此正式启动。
只有几个芯片的普通机械表会发生什么变化?张世豪告诉记者:“这是非常不同的!”传统机械表的主要用途是测量,而统计方法是手工抄表;智能水表不仅可以更精确地测量,而且可以通过远程数据传输直接在终端读取用水量数据。张世豪笑着说:“大家说的水表校验是一个时代的特征。但这已成为过去式,现在没必要派人上门抄表了。”
虽然智能水表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十多年的一席之地,但宁波水表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生产经营中,张世豪发现如果产品仅限于机械表,不仅功能低下,而且利润也非常有限。他马上想到,你能不能增加一些类似电子测量的“智能”设计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此,专用水表成为宁波水表的第一个领域。以建筑水泥搅拌机为例,公司根据行业特点定制了具有定量功能的专业水表。
功能的改善带来了效益的快速增长。张世豪把手放在胸前说:“一块50元的纯机械表已经很好了。如果您添加一个电子模块,使其具有一些即时数据功能,价格可以翻倍。”从2000年开始,公司开始大力发展智能水表,宁波水表更早成为一批受益于智能制造的企业。
智能水表的未来远远不止于此。在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沉淀开辟了非常有前途的应用前景。智能水表系统依托云平台,集成远程抄表、无线抄表和管网水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对管网监控设备返回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还可以为供水规划、合理运行、泄漏分析和应急服务等提供强大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及时发现供水异常,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
“我们现在可以实时监控用户的用水量,甚至可以勾画出用户的日常生活轨迹。通过对用水习惯的统计,供水公司可以更好地分配水压,从而更准确地分析产销差异和用水调度。”张世豪介绍道。
“智能水表蕴含着巨大的利润,因此我们需要大量研发资金和早期人才投资。”人才,现在已经成为张世豪的“心脏”。他坦言:“现在愿意留在制造业的人才不多,但这是公司上市后必须解决的问题。”
公司重视和关心各方面的人才。目前,宁波水表设立的国家博士后工作站中,有3名博士后,100多名R&D人员。此外,宁波水表对所有员工实行双休日制度,并免费为员工提供午餐。"这在私营制造业应该说是非常罕见的."然而,张世豪不同意外界对他个人“善待员工”的评价。他只是淡淡地说:“我们只是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办事,国家是提倡的。”
这种主动摘下“礼帽”的行为在面试中时有发生。张世豪,一名文艺战士,几年前曾在卡拉ok中大放异彩,之后只是偶尔在公司的年会上演唱。当提到另一个爱好——烹饪时,他略带羞愧地挥挥手说:“烹饪只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看看是温度不好,时间不好,还是材料搭配不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可以做得越来越好。”考虑之后,他补充道:“做生意也是如此。”
标题:宁波水表张世豪: 用“芯”做水表 以“智”启未来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