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1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吕晶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吕晶控股”,000502.sz)宣布,自2018年8月出售医疗资产半年后,相关标的物已经转让。

结果,吕晶控股2018年的业绩变成了利润。2018年,公司将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7500-9000万元。

吕晶控股通过出售资产将亏损转化为利润,这解释了该公司近年来出现的问题。经过全盛时期的转型,吕晶控股陷入了持续转型的“诅咒”。这是否意味着公司层面的决策权有问题?目前,吕晶控股只有物业管理业务。将来怎么走?如何打太大的房地产企业?

靠卖资产扭亏为盈  绿景控股仅剩物管业务支撑

扭亏为盈

吕晶控股成立于1988年5月,并于1992年11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1年,它正式更名为吕晶控股,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房地产开发。2015年,该公司提议进入房地产领域,并向医疗和健康领域转型。

靠卖资产扭亏为盈  绿景控股仅剩物管业务支撑

吕晶控股将其转型方向锁定在医疗保健领域。现在已经三年了,但是仍然没有改善。

此前,吕晶控股发布2018年业绩预测时表示,公司实现净利润7,500万元至9,00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这主要是由于之前出售公司主要资产的投资收益。报告期内,出售了北京明安100%的股权、何康明安100%的股权和南宁明安70%的股权,三次资产转让的总投资收益约为7700万元。

靠卖资产扭亏为盈  绿景控股仅剩物管业务支撑

这种收入刚好在业绩预测范围内,所以除了资产转让收入外,吕晶控股似乎仍处于亏损边缘。

值得一提的是,当吕晶控股提出转型(2015)时,正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新一轮牛市的时期。在此期间,许多中小住房企业开始反击,而吕晶控股“工作不正常”,并有针对性地向医疗卫生转型。

靠卖资产扭亏为盈  绿景控股仅剩物管业务支撑

此外,从2010年到2015年,吕晶控股尝试了四次转型。从经营高端酒店和办公楼到考虑矿产投资,从计划在柬埔寨投资木薯种植到进入医疗卫生领域。

这条在其全盛时期令人困惑的转型之路,是否意味着公司层面的决策权存在问题?

沦为“空贝壳”?

根据重组报告的内容,吕晶控股没有土地储备,也没有正在开发或待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库存中的房屋已基本售罄,只剩下停车位和少量商铺。

重组完成后,除持有南宁明安30%的股权外,无其他医疗服务相关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为出售现有房地产及物业管理。

根据吕晶控股多年的财务报告数据,物业管理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但2013年至2017年,其物业管理收入分别为1189万元、1204万元、1397万元和1613万元。

相应的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02万元、6116万元、1976万元、2.99亿元和2206万元,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仅为1313万元。

即使1313万元的营业收入来自物业管理,吕晶控股如何能与碧桂园生活、绿城服务等数十亿的收入相抗衡?

只有“物业管理”生命线的吕晶控股,如何支撑市值14.56亿元、成交量1313万元的上市公司的门面?据了解,吕晶控股的房产收入仅来自一处房产,即广州市花都区金碧渝水别墅。但是,社区业主大会有权选择新的物业服务企业。一旦服务合同到期,上市公司将失去目前最稳定的收入来源。

靠卖资产扭亏为盈  绿景控股仅剩物管业务支撑

吕晶控股公司将来会成为“空壳公司”吗?投资者网络将继续关注此事。(思考金融产生了)■

标题:靠卖资产扭亏为盈 绿景控股仅剩物管业务支撑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