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6字,读完约2分钟

PCBA研发设计

先进的智能技术,离不开基础学科作为基石。今天,教育部正式发布“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首批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04个基地入选,入选基地旨在建设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孵化器和国家一流人才培养高地。按计划,2019年至2021年,教育部拟分年度遴选建设190个左右的理科基地、60个左右的文科基地以及10个以上的医科基地。用10年左右时间,培养数万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此次入选的学科和院校,有何特点?当前提出这样一个名单,有何背景和用意,为此我们采访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吴岩:我们这一次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的计划实施范围,包括了大理、大文和大医,有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5个所谓纯理的一个学科,现在又增加了包括理科的天文、地理、科学、大气、海洋、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等12个。此外我们还加上了基础医学和文科类,比如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

从学校来看,此次涉及的33所学校,东中西部地区全覆盖,涵盖综合类、理工科、财经类、农业类大学,其中财经类和农业类院校首次入选,除中央院校外,地方高校也首次入选。而当前特别提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也是在响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吴岩: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这三类科学家。我们认为基础学科是科学创新的一种基石,是战略安全的底牌,是国家富强的血脉,这批基地将成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孵化器,成为各种人才脱颖而出的“梦工厂”。

基地确定了,人才怎么培养?教育部给出的方案是三制:“书院制、导师制和学分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吴岩:所谓的书院制,就是要建立人才培养的新的一种中西贯通的现代书院制。好的人才不仅是教出来的还是浸出来的,就像老酒泡人参一样;第二是导师制,我们要选拔出一批真才实学的大师,从本科生开始,培养出一批好的学生;第三是学分制功能,就是希望在这样的学生培养中,能是早成才、多成才、快成才,也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对于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吴司长还给出了一个定位,那就是“不着急”。

标题: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2.0版怎么培养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