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78字,读完约7分钟
虎年春节到来之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称国际台)的各海外籍专家们愉快地坐着,共度了“国际台年外籍员工新春联欢会”。 晚会上,几位俄罗斯专家表演了“两只老虎”的自制说唱歌手,对在流利的中文幽默场所在国际舞台上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进行了评价,引起了观众的笑声。 事实上,除了这几位俄罗斯专家,近年来国际台招募的外籍专家和外籍主持人中,说中文的人很多。 他们利用中国的媒体网站融入中国社会,使中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国家的文化。
苏珊
制作情报节目
近年来,国际台雇佣外籍专家的方法和来源不断扩大,但定位一直处于高端。 2009年末,国际台与bbc资深情报播音员苏珊·奥斯曼签约,在国内外舆论圈引起了很多关注。 现年51岁的苏珊在广播主持界工作了28年。 她在bbc电台工作了8年,在来到国际台工作之前,作为自由职业者在bbc信息频道和世界频道担任播音员。 另外,她在英国独立电视台和htv电视台担任信息播音员和记者,也主持过天空卫视《今天的欧洲经济》的节目。
来到中国后,国际台为苏珊定制了名为“the beijing hours”的晨间情报节目,于今年1月25日正式开始。 到目前为止,在国际局担任信息播音员的外国专家不多,但国际局重视的是苏珊丰富的信息工作背景。
国际电台的参加者目标是外国听众,至今为止几乎没有外国情报播音员。 但是,近年来,国际台的平台正在扩大,对参加者传达质量的诉求也在提高。 来自西方的播音员自己可以深入了解西方听众。 外籍专家的参加给国际台的节目带来了更好的宣传效果。
评论认为,国际台让外国人参与各项事业环节,提高对外报道的可靠性和实效性不仅体现了中国媒体的开放性,也是中国政府媒体转换传达理念的最好体现。
董漠涵
拒绝愚弄外国人。
说到开放性和传达理念的转换,国际台有fm90.5全球信息的“外国人看点”节目。 在这个节目中成为话题的信息热点和话题是中国舆论现在关心的焦点。 除中方两名主持人外,其他来自塞尔维亚、法国、爱尔兰、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 这些外国主持人不是国际台的正式员工,但被本栏吸引持续了多年。
来自爱尔兰的董漠涵担任“外国人看点”栏目主持人已经将近5年了。 他说,在参加的所有广播、电视台一栏中,“外国人看点”最能说真心话。 “本栏的自由度比其他节目高得多,主持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是不失去理智的智慧交战”。
董漠涵在中国已经生活了12年。 刚来中国时,他先在辽宁的小学担任外语教师。 “工作了一年半后,我意识到我不擅长中国语言,不能深刻理解中国文化。 ”。 于是,他来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主修中国语言和文化学。 现在,董漠涵除了参与国际台的“外国人看点”一栏外,还是“希望英语”、“天下收藏”等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他经常作为一点演出节目的主持人出现在中国观众面前。
董漠说:“无论怎么主办公演都不吸引我。” “我重视的是工作本身是否有意义,节目是否感兴趣。 我可以选择参加一点节目还是拒绝一点节目”。 董漠涵表示,中国广播节目的影响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但他喜欢制作广播节目。 “轻松自由,基本上以自己的体验讨论话题”。
董漠涵说,他拒绝的节目比接收的节目多得多,任何娱乐节目他基本上拒绝,教育系和脱口秀系都可以接受。 “我坚决拒绝吵闹的节目和瞧不起老人看的节目。 ”。
朱力安
留在中国是为了追求乐趣。
有《外国人看点》的中方主持人告诉记者,在国内众多外国人参加的节目中,真正能把“外国人”视为思想智慧参加者的节目可能只有“外国人看点”。 在北京的国际化大都市,很多外国人住在这里早就不稀奇了。 外国人融入中国社会的能力远远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说到董漠涵的搭档“外国人看点”的另一位主持人法国年轻人朱力安,他已经是中国“外国人”的名口了。 自2004年师从相声名家丁广泉以来,朱力安已经成为多家电视台和广播的特约主持人。
他经常和中国有名的节目主持人搭档,如杨澜、周涛、董卿、陈鲁豫等。 2009年,朱力安应邀主办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参加了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
朱力安把选择留在中国的理由归结为“缘分”。 他说留在中国是为了追求乐趣。 他喜欢中国。 因为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西方发达国家从197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人们的心情越来越差。 再加上中国机会多,圈子多,可以尝试不同的生意。 因此,他在这里像鱼一样生活,很享受。
莫楷
用相声的语言主持节目
从网民“外国人看点”栏的留言可以看出,中国人对朱力安、董漠涵等几位“外国人”主办的迷恋。 这些主持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幽默风格吸引了很多服从他们的听众。 而且,“外国人看点”也吸引新的“外国人”参加。 来自美国的摩根就是其中之一。
莫楷最初加入“外国人看点”是在2008年春天,当时他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主修中国文学翻译专业。 那年5月,摩根回到了美国,但一年后又来了中国。 来到北京不久,摩根马上重新加入了“外国人看点”栏。 现在他和丁广泉学说相声。
在摩根眼里,无论是说相声还是主持节目,都可以让自己更深入地融入中国社会。 虎年春节前,他去湖南长沙主持了“赴美慰问团”出发前的演出活动。
楷谦虚地说,自己刚入门,还不太有名。 与董漠涵相比,莫楷书来中国的时间确实不长,但他的中文也同样发音清晰,抑扬之间多少有相声的语言味道。
记者采访时,莫楷正在和董漠涵搭档录制新节目。 他们的话幽默,感情真诚,经常针锋相对地表达不同的见解,气氛非常热烈。 他们的观点刷新了耳目,使中国听众更深刻地理解同一问题在不同的国家是如何出现的。
从这些外国主持人可以看出,许多外国年轻人已经把中国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中国媒体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快速发展空间,在国际台等媒体平台上,他们找到了融入中国的方法,给了中国人理解外国文化的新视角。
链接/ link
外籍专家工作效率很高
据国际台外籍专家管理处邵建光负责人介绍,大约10年前,国际台外籍专家只有30多人,每种语言也配备了1、2人。 现在光英语系的一个部门就有30多人。 另外,加上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等语言,国际台总共有160多名外国专家。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际台采用的外国专家人数依然大幅增加。
以前,外国专家的首要任务是坐在办公室写中方人员的稿子,润色,大多是做最前列的工作。 但是,随着国际电台业务的迅速发展和创新,更多的专家直接进入采访现场,配合直播节目进行电话连接。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报道的现场直播,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
仅2009年1年,国际台外籍专家去国内各地的采访就达20次,年为他们策划了更丰富的采访事业计划。 例如,作为2009年国际台外国记者边境行动的补充,外国记者分三条路进行边境行动采访,参与上海世博会的报道。
邵建光说,与同龄中方员工相比,外籍专家的从业效率是中方员工的3~5倍。 另一方面,“以前制作的节目是刻板的,现在很多外国专家不仅直接参加采访,还参加节目企划,大幅度提高了节目的质量”。 (赵全敏)
标题:【时讯】老外主持人爱说心里话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