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45字,读完约10分钟

①曾庆敏近照。 程丁摄②杭州统一稿会议上部分专家的照片。 从左到右:曾庆敏,曾昭琼,陈盛清,王灿。 ③1978年泰安会议法学所参加者照片。 ④《法学词典》的人拍照。 ⑤词典编辑委员会的名单。 ⑥《法学词典》杭州统稿会议间隙部分专家聊天。 其他照片由曾庆敏提供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1980年《法学词典》初版,1984年、1989年两次修订。

词典词目按首字母的笔画顺序排列,笔画数相同的作为起笔顺。 例如,画的词条共有12个,包括一院制、通常工作年限、上诉、一夫一妻制等。

首次出版的词典收录了词目3238条,到第三次修改为止扩展到了4562条,包括法的基础理论、法律思想史、法律制度史、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门类中的用语、法规、学说、学派、人物、著作等。 这些复印件都在词典目录的上一页证明。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曾庆敏介绍

曾庆敏,广东人,1949年12月进入华北大学俄语专修班学习,1950年10月转到中国人民大学俄语系,1952年进入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1957年毕业回国后参与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院的准备工作。 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3年退休。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从事刑事法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了老年法学研究。 近两年出版的著作有《刑事法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词典出版社,2007年)、《老年人权益保障与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2007年4月,曾庆敏和傅宽芝夫妇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学习型家庭”。

1

与其写专业书,不如编词典

词典编写小组的核心成员曾经是庆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元老。 刚庆祝50岁生日的法学院成立于1958年,在那前一年,留苏学者曾庆敏回国参加了研究所的准备工作。 法学所成立后,曾庆敏被分配到三组刑法小组,参与刑法和刑法草案的起草。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文革后百废待兴。 “安徽省高级法院办公室主任特意来北京索取法学资料。 但是,别说书籍资料了,任何起草中的草稿都不见了。 我真的没什么要给他的。 想想看,我想起参加了《辞海》法学分册的制作,其中包括法学知识的一部分,所以要发给上海词典出版社20多本他们。 ”。 曾庆敏回忆说:“他们仿佛得到了至宝。”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无法向司法人员提供资料,庆敏曾将这种情况反映给当时负责法学所研究的王灿。

“他敏锐,拆开,说我们有写教科书和专业书和编词典两种选择。 ”。 曾庆敏回顾说:“与分散写各学科的教科书和专业书相比,我认为花时间写专业词典,结合各学科的概念,在提高司法工作者的法律素养方面,是短平快捷的好方法。”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怎么编词典呢? 曾庆敏表示,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正在着手编制《政治经济学词典》,王灿认为这种情况值得理解和借鉴,直接向当时院长胡高木提出建议,得到胡氏的支持。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接下来,王灿听曾庆敏说话。 “当时我40多岁,是年轻人,但我也很犹豫。 ”。 曾庆敏说。 确实,30年前的中国,没有制定基本法律,法学研究停滞,“左”的思想还有相当大的市场,这个时候写这样的书很难,而且有一定的风险。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王灿下定决心,跟曾庆敏说了两次话。 “他说这是法学家当然的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也确实应该做点什么。 ”。 曾庆敏说。

2

不拘形式招揽人才

“要制作综合法学专业词典,王灿还想了一层。 ”。 曾庆敏分析说:“他想通过写作,组织全国有造诣的专家,团结起来,为进一步开展法学研究工作铺平道路。”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但是,当时写这本词典不是所有人都称赞的大好事。 由于有风险,有些专家不想参加。 “当时,我们的看法需要打破旧框框。 一个是打破以前的惯性方法。 例如,一个教室的负责人负责制作复印件,这个负责人把任务分解成所在教室的各个成员,大家一起写。 二是打破只要有权力,不管是否参加具体工作,都有资格当主编的方法”。 结果,整个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只有4人参加,除曾庆敏外,其他3人是国际法行业的。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聚集了越来越多真正有才能和实学的人才,在与王灿协商后,曾经庆敏邀请专家离开北京,到全国各地,说:“不管他是中国共产党员还是他有什么政治问题,不管他是否执行政策。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他们邀请了原暨南大学教授陈盛清。 陈先生今年98岁,那年68岁,在家闲逛,解放前是教授,但在政治运动中经常受到冲击。 王灿认识陈,发信陈老家江苏溧阳邀请他再次下山。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陈盛清来北京,住在我办公室。 曾庆敏说,在陈盛清的介绍下,另一点有真正才能和实学的老先生参加了《法学词典》的编写小组。 “比如终身研究罗曼史的专家周冄,在关联词条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越境了,曾庆敏依然感叹:“这次的创作,确实聚集了当时全国一流的法学家。” 在什么样的运动中多次受到冲击,远离法学事业多年的老专家认真对待编写词典的工作,他们拥有的民主主义和科学精神,使他终生难忘。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3

统一认知,不设主编

1978年8月,编制小组基本组织,在山东泰安召开了第一次实务会议,共同探讨了一些基本问题。

在讨论成立编辑委员会的大致时候,大家一致反对名义制,都认为先成立常务委员会,参加常务委员会的同志大致应该自己写,而且没有必要设立主编。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个人曾庆敏说,我们这里的人没有了解法学各学科的人,所以没有资格当主编。

“这种思想否定了多年来形成的惯例”在这样大胆的构想下,我国第一本法学专业词典是“没有主编”的集体着作。

其次,他们讨论了写词目释义的基本大体,提出了知识性、科学性、政治性、客观性、学术性等一些大致内容。 “大家应该不要忘记写词典来谈论政治,但政治性应该寓于知识之中,客观上反映不同的学术观点,而不是‘穿鞋戴帽子’”。 例如,上海词典出版社出版了《辞海》,在22年的时间里终于完成了原稿,粉碎了《四人帮》,之后终于可以出版原稿,这是因为根据所谓政治形势的迅速发展,不断编纂。 “《法学词典》的政治性当然是必要的,但‘穿鞋戴帽子’的理念得到大家的认可”曾庆敏说。 例如,关于名词“无罪推定”,在写释义时,不是表现反对或赞成的态度,而是介绍什么时候发生的、内涵是什么等。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引入‘犯罪构成’这个名词后,刑法界影响力大的学者给王灿打来了电话,想改变为‘犯罪构成’。 我认为后者不是名词,而是动词短语,忍受压力也没有改变”曾庆敏先生很高兴多次写了小组的大致方法。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劳动法上的名词也有一点,意见分歧很大。 例如,女工、工资制度、工龄、一些领导从本人研究的学科出发,认为这些词目是经济类,不应该列入词典。 以“不向上”的科学态度,我们充分讨论后,同意了很多专家的意见,在法学词典中表示了一定的反映”。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发生了“反自由化”运动,《法学词典》也无一例外地接受了很多检查。 对曾庆敏说,你们的法学词典我们翻了很多遍,但找不到自由化的影子。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4

第一次印刷十三万册

1979年底,词典编写小组整理了原稿。 1980年6月,新中国第一本法学词典诞生了。 第一次印刷了13万册,很快就卖完了。 之后,经过修订再版累计印刷8次,共计119万多册。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词典的出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一些老专家被重新认识和重新使用了。 在词典编写小组还在定稿期间,安徽大学法律系派遣人员来到组建小组的稿子所在地杭州,将陈盛清、周冄两位老先生定稿后,在安徽大学任教。 中南政法学院的曾昭琼老先生告诉曾庆敏:“我早就有朋友认为不在人世了,看了法学词典才知道我还活着。”然后他被中山大学邀请讲学,学术生涯得到了新生。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在海外,这本词典也同样受到重视。 我国法律代表团出国,经常把这本词典作为礼物送给外国客人。 比如1982年中国律师代表团访美时,唯一的礼物是《法学词典》,来自美国朋友抢劫的多个海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图书馆的信订购了这本书,瑞士洛桑大学比较法中心的王泰铨博士于1983年在中国司法部的 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教授威廉·琼斯在《亚洲研究》上发表了评论,回顾过去30年来中国法学研究的情况,他说这本词典真是了不起的成果。 这样巨大的著可以在18个月内完成,这证明中国有一支精通世界大部分法律体系的法学家团队,这些法学家人数少,年龄可能老,但还健在。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能证明这本词典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是本书的编辑委员魏家驹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出席了美国法院审理的涉华事件,他介绍自己是中国某研究机构的助理研究员,美国法官很大 他机灵地拿出《法学词典》,说“我是这本书的编辑委员”,但法官高兴地作为《法学词典》编辑委员担任了专家证人。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5

结成莫逆之交

现在,全国回顾和考虑过去30年。 过去的岁月悄悄地走到前面,对曾庆敏来说,走在最前面的依然是这本《法学词典》。

词典改变了曾庆敏的学术人生。 解放初期,由于国家的需要,他去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学习的50年代后期,由于国家的需要,他参与了法学院的规划。 文革后,还是出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他写了另一本法学词典,他有一支钢笔叫“浦法仁”。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词典给曾庆敏增添了荣耀和光辉。 在《法学词典》编写期间,中国大百科事典出版社发出邀请,让曾庆敏参与大百科事典法学卷的编写。 《法学词典》出版第十年,上海词典出版社找到曾庆敏,又签订了十年的出版合同。 好几次都没有答应“不修订就不能出版”。 这是今后加入国家出版计划的《法学大词典》。 三十年过去了,这位书生的志气,一点也没有受损。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近30年后读了这本词典,他说:“作为研究概念科学的书,其概念的记述还相当稳定,其复印件还有相当大的可取之处。 ”。 曾庆敏说,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第一是因为那个老专家有科学和民主的精神。 “其实想那棵树,喝那水流的人拥有它的源头”。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词典是因为曾庆敏和编纂者们成了莫逆之交。 “在事件中,他们总是和我商量。 我出的书,给他们。 《法学词典》后,参加我写的《法学大词典》出版后,我拿着书,送到他们家,陈盛清、周冄、周应德,这些老先生,我至今都很感谢他们当时的支持”。

【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注:《法学大词典》是1998年曾庆敏召集参与《法学词典》编纂的老先生们开展的第二次“同题合作”。 )

标题:【时讯】新中国第一部法学词典问世前后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6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