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92字,读完约28分钟
支持|元川研究
2019年,全球股市迎来强劲上涨。当我(a股股东)沉迷于对工业大麻、边际计算和其他题材的投机时,台湾加权指数已悄然回到1万点大关。与大陆投资机构和媒体的兴奋相比,包道的台胞似乎无动于衷。
目前,台湾股市成熟稳定,外资持股比例超过40%。然而,这些年的平静外表被无数的汗水和金钱冲淡了。
三十年前,台湾社会以超乎寻常的公众幻想和大众疯狂表演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股市表演艺术。不可思议的现实是,该指数在5年内飙升了25倍,在8个月内暴跌了80%,令另一边的a股相形见绌。三十年过去了,台湾的加权指数还没有突破最高点12682。
曾经遍布台湾岛大街小巷的经纪业务部门早已发生了变化。要解释前所未有的岛屿疯狂,不仅应该有贪婪、从众和痴呆等粗俗的术语,还应该有东亚模式、产业升级、蒙代尔三角和资产负债表衰退等宏观经济隐喻。
过去另一边群众的疯狂也是今天这一边的阴剑。
1.基础铺设
蒋介石一生尊重自我反省,对内战的失败感到羞愧。他把自己的反思和总结一个接一个地写进了日记《反省记录》。幼稚的外交、松懈的军事和党派斗争都被认为是内战失败的关键,但真正让蒋介石耿耿于怀的是“单独滥用宋子文”,这最终导致了金融和经济的全面崩溃。
退守台湾后,蒋介石的执政理念是以“政治经济成就为反攻大陆、恢复中华民国的基本武器”。
国民党退台后,长期的党争逐渐平息:广西的阎制度没有基础,政治制度崩溃,中央集权制度受挫,过去受约束的旧党元老相继死亡、倒下、退却。蒋介石终于等到了彻底改革党和政府的机会。通过政治清洗和组织重建,台湾全面经济改革的人才体系基础逐渐奠定。
改革的第一个关键人物是陈诚。黄浦将军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后,既有决策的勇气,又有听取良言的气度。更难得的是诚实和自律。因此,虽然战斗水平一般,他还是赢得了江主席的信任。1949年初,陈诚被任命为台湾省主席兼总司令,为国民政府铺平了道路。
当时,台湾仍处于落后的租佃农业社会,全岛农业人口占60%以上。大部分土地在地主手里,农民平均承担70%的租赁权,所以他们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参加过几次剿共的陈诚深知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他推出了375减租政策,也就是说,他强迫农民缴纳的地租不超过总收成的37.5%。
375减租政策的推行立竿见影,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水稻产量也有所增加,这坚定了陈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的决心。1950年3月陈诚正式就任台湾“行政院长”后,他顶住了台湾地方士绅的反对,强行推行土地改革,开启了台湾经济改革的第一枪。
台湾的土地改革分为两步:土地出让和土地所有权。
在公共土地上放弃土地意味着农民只需缴纳十年的土地税就可以从当局那里获得土地,而台湾大约六分之一的人口从中受益。因此,陈诚得到了台湾人民的支持,并被亲切地称为陈。然而,政府手中的土地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大部分土地仍然掌握在大地主手中。土地改革的第二个阶段是直接向地主征收土地。
当时许多官员主张强制征收,但陈诚仍主张保护地主利益。他创造性地采纳了技术官僚的观点:通过国有企业股份和发行债券的方式从地主手中交换土地。这个计划相当于把国有企业私有化,违反了“三民主义”中“控制私人资本,发展国家资本”的原则,受到党的强烈反对。
在蒋介石的坚决支持下,陈诚大力推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政府使用年利率为4%的10年期债券和四家质量最好的国有企业的股份,即台湾水泥、台湾造纸、台湾农林、台湾工矿,从地主手中收回土地,然后转售给当地农民。1953年,“农民有土地”政策成功完成,台湾从小农经济走向工业化。
1953年,陈诚、宋美龄、胡适视察农田
20世纪50年代,台湾海峡两岸都在进行土地改革,历史的长河在这里以截然相反的方式分流。
在工商业不发达的台湾,股票是一个奇怪的概念。许多房东深受其害,甚至以30%的折扣出售他们的股份。然而,一些业主已经通过股票建立了他们对行业的理解,并加入了行业。“汪辜会谈”的发起人顾,原本是鲁钢的大地主,土改后逐渐成为台湾水泥的大股东,从而确立了台湾一代巨头的地位。
大陆带来的黄金和美国的慷慨援助成为台湾工业化的启动资本。但是在走向现代化之前,台湾人民也需要对真理的标准进行大讨论。
土地改革导致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在全岛引发了一场大讨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台湾经济如何发展?立法会和一些三民主义学者坚信,计划经济是民生之本;改革者和经济学家认为,私营企业可以释放社会活力,自由经济可以促进社会发展。
1953年的大辩论呼应了25年后大陆上的风暴,解放思想一直是发展的先决条件。
在台湾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美国体制改革的总设计师尹仲荣的支持下,台湾民营经济开始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出现。时任台湾“财政部长”的尹钟嵘四处奔走,呼吁改革,并通过监管手段推动放松管制。另一方面,美方经常威胁切断援助,并向台湾官员灌输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等资本主义理念。
最典型的例子是,当台湾试图支持塑料工业时,它原本准备支持台湾的碱业作为国有企业,但美方坚持反对,要求选择民营企业。尹仲荣追踪台湾银行的客户资料,发现王永青的账户里有500万台币。王永青很有勇气。他答应下来,走出尹钟荣的办公室,然后拉着专家问[1]:“什么是塑料?”
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入,外贸管制放松,国有企业有序退出,台湾经济开始腾飞,台塑集团、新竹玻璃等一批民营企业逐步成长为世界级优秀企业。
20世纪60、70年代,在人力和制度的双重祝福下,台湾轻工业迅速崛起,进入进口替代时期。1971年,台湾消除了贸易逆差,成为贸易顺差地区,并转变为外向型经济。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后,台湾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建设铁路电气化、核电厂、高雄化学工业等项目,解决了发展瓶颈。
台北街景,1972
台湾社会旺盛的生命力吸引了大量人才回流台湾,许多中国工程师从美国顶尖公司和大学回流台湾。20世纪80年代,张忠谋等台湾经济人才陆续回到台湾,工程师奖金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第二推动力。
从1951年到1985年,台湾gdp的复合年增长率接近10%,外汇储备一度仅次于日本。强劲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货币供应量的激增。从1985年到1987年,台湾的m2增长率分别高达51.42%、37.82%和24.44%。
随着经济的繁荣,企业不遗余力地用高薪来激励员工,台湾人民的收入也增加了。从1981年到1985年,全岛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高达22%。到1986年底,台湾的国民储蓄总额达到3万亿新台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8.5%。这意味着,一旦任何资产被引入“存款运动”,它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价格飙升。
社会投机盛行,地下赌博如六合彩和乐透十分猖獗。根据佛香灰烬的“提示”购买彩票是一种时尚;有一段时间,土地价格飙升超过10倍,抗议房价高企的“无壳蜗牛”游行,在房价最高的忠孝路高喊“我们都是中产阶级”。但这一切只是台湾乃至世界历史上最疯狂的创造财富游戏的前奏。
在经济高速增长、流动性泛滥和监管不成熟的情况下,台湾股市最精彩的表现终于拉开了序幕。
2.启航
台湾和平的土地改革为股票交易奠定了基础:地主依靠“农民有地”的政策获得了大量的股票和债券,这些证券急需交易,于是买卖中介公司应运而生。在美国专家的指导下,台湾当局开始为统一和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做准备。1962年2月9日,台湾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虽然台湾的经济开始腾飞,但股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一片死水。在最初的10年里,上市公司不超过50家,股市上经常出现记者与大股东合作发布虚假消息、提前布置鼠仓的黑幕。虽然台湾同胞没有发明“韭菜”这个词,但当时投资者的共识是股票交易等于智商税。
1985年,商业集团国泰航空的存贷款挤兑引发了台湾金融机构的信贷危机。台湾加权指数暴跌至636点,这意味着台湾股市已经停滞了8年,人们对股市更感兴趣。然而,今年发生了另外两件事,但几乎奠定了大牛市的基础:广场协议的签署和计算机交易系统的引入。
《广场协议》拉开了日元大幅升值的序幕,而同样是外向型经济结构的台湾也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打开了货币升值的渠道。虽然台湾此时尚未完全放开外汇管制,但国际游资像日本一样觊觎这块过热经济的沃土,海外资金已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台湾。
1987年7月,台湾当局正式宣布取消外汇管制。这种试图与香港和东京争夺亚太金融中心的政策使得国际热钱激增。
台湾证券交易所一直采用人工撮合交易系统。随着海归青年人才逐步走向前台,证券交易信息化已提上日程。1984年,台湾证券交易所从美国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天腾核心处理器,第二年计算机交易系统全面推广,台湾证券交易所的证券处理能力逐步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当熊市处于低谷时,股市已经为上涨做好了一切准备,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些微妙的变化。
1986年上半年,股市悄然反弹,台湾加权指数首次达到1000点。然而,全岛的投资者都对这种曾经偏离主流的投资产品心存疑虑。但是所谓的牛市意味着上升到你所相信的水平。随着增量资金的逐渐进入,指数在半年后进入加速上升期,空.有所上升
暴风雨般的上涨刺激了每个投机者不安的心,新账户的数量急剧增加。台湾股市进入大散户时代。拥有资本优势的大家庭有过性行为。当时,出现了所谓的“四王”博彩公司。一旦一只股票被他们碰了一下,它肯定会被加热。这类似于a股投资者在龙虎榜上寻找赵老哥和张剑平的踪迹。
一些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股市的异常上涨会带来危害。台湾《证券交易法》的作者于在股指1600点附近频频出现在媒体上,指出目前股指已经处于高位,再次上涨是不合理的。俞薛明,一个老学究,明显缺乏想象力,被当时入市的投资者嘲笑说吃不到葡萄就酸。
主张自由经济的台湾地方政府与股市投资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正在逐渐形成。面对飙升的市场,当局认为这是一种从价值角度来看的市场行为,没有过多的干预,但却深深感到不可预测的风险正在酝酿之中。各部门之间经常会出现政策波动,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不稳定市场中更快的涨跌。
1987年9月29日,当“行政院长”俞国华受到立法者的质询时,他坚定地说:“股票市场是一种私人交易行为,政府不能干预。”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激烈战斗的投资者鼓掌欢呼。两天后,他们达到了4673点的新高。此时,距离1985年636点的最低点只有26个月了。两年内达到市场价格的7倍意味着前所未有的盈利效果。
然而,政策不断变化,这似乎是证券监管当局的共同爱好。海峡两岸的股市陷入困境总是出人意料的。
指数创出新高后的那个周末,负责打击重大社会案件的调查局进驻台湾各大证券公司的总部,采访了领导和业务骨干,目的只有一个:股市不能再这样上涨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调查局台北分局的官员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因为股价太高了!”
带着手铐的强有力监管直接导致了股市崩盘,台湾加权指数在10个交易日内暴跌25%。整个晚上都在下雨,1987年著名的“黑色星期一”是在市场反弹两天后迎来的。道琼斯指数一天暴跌22.6%,已经奄奄一息的台湾市场变得更糟,指数直接下跌了一半,一度跌至2297点。
一般来说,股市崩盘会让投资者变得理性,但三地同胞有许多共同的美德,如勤奋、勇气、善良和智慧,在股市只有7秒钟的记忆。
3.费用
对台湾股市而言,强劲的经济增长、充裕的流动性和充裕的海外热钱并没有因为监管的干预而改变这些牛市的基础。面对暴跌的股市,反应敏捷的台湾投资者有一种“终于能够上马”的感觉。随着在台湾流行的政府经营的赌博“爱国彩票”,投机者再次将注意力转向股市。
1988年,中国台湾,人们抗议暂停“爱国彩票”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揭开了新的篇章,使股票市场起死回生。
暴跌的阴霾还没有散去,但股指已经开始攀升。台湾只有200只股票,在抢购面前就像浮萍。1988年6月的第一周,市场突破了此前的峰值4673点。在短短的八个月时间里,整个市场经历了一个新高。股市的势头吸引了整个金银岛的注意力,新的人群和钱潮又开始疯狂地蜂拥而至。
1988年6月,台湾活跃证券账户的数量不到70万,到年底,这一数字已达到160万。
证券公司已经成为热点,各大利益集团都在关注券商的牌照。在大公司的要求下,立法会废除了经纪许可证制度。从繁荣的台北和高雄,到偏远的珠海和华东,证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遍布街头,医院、大学和旅游景点都有专门的网点。
经纪人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他们的薪水令人惊叹。自然,它们是混合的。就连一个在台北开了几年经纪公司的刁司,也以总裁的身份成功混进台中的一家经纪公司,并被这家公司吹嘘。简而言之,当时,许多头脑活跃的年轻人都是股票经纪人。在吴宗宪变得受欢迎之前,他在证券公司出售股票。
为了攫取大家庭的资源,经纪人竭尽所能。有时候,经纪人称100个女士为铃铛,并在夜总会开100瓶xo的夸张消息会刺激人们的神经。顺便说一下,他们做广告来吸引顾客。一棵大树迎风招展,经纪公司高管被视为黑帮敲诈的主要目标。一度,防弹背心在证券公司卖得很好。
经纪业务部也为投资者提供细致的服务。交易大厅用一排排屏幕滚动股票价格,投资者可以随时用电脑下单。面对这场财富风暴,清洁工、服务员、大学生……整个台湾社会都卷入其中,证券公司出售汽水、小吃,甚至提供早餐。此外,为了方便妇女,保姆被邀请帮助照顾孩子。
中国台湾1988年交易柜台周围的股东
汽车公司和奢侈品商店也驻扎在受欢迎的销售办公室附近。毕竟,投资者口袋里有很多钱。商务部门经常挤满了人。只要大楼里有经纪业务部门,电梯就会被堵住,整栋楼都会抱怨。
带着一夜暴富的心态走进股市的赌徒缺乏最基本的投资知识,他们不关心公司的财务和经济概念。我只希望我买的股票迅速上涨,这样我就可以赚钱,变得聪明。股价脱离了企业飙升的基本面,成为传递包裹的筹码。整个台湾都陷入了醉酒的狂热之中,男人在早上买股票,晚上“三天温暖”,而女人则在ktv和购物广场闲逛。
拜佛求票是正常的,不管菩萨是否知道如何交易股票。因为吉利,股票代码中的8很容易上升。买股票的原因很奇怪:有些女人梦见她们的丈夫被三个美女围在夜总会里,于是买下了三翔公司;一些人在电视采访中表示,他们对旅游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并收购了太鲁阁(台湾著名景点),这实际上是一家小型纺织公司[2]。
如果你对5g持乐观态度,这种购买东方通信的勇敢态度将会让整个市场飞起来。垃圾股飙升,而稳定的蓝筹股如台塑和统一没有变动。火热的市场进一步刺激了穷人的神经,年轻女孩做小姐积累本金,男孩在地下世界游荡获取内幕信息成为常态,嘲笑贫穷而不是卖淫成为金钱泛滥的时代宣言。
1988年6月9日,该指数超过5000点,7月份超过6000点,8月份为8000点。
股票市场就像一匹脱缰之马。面对这种失控的市场,时任央行行长的张将台湾股市斥为“赌场,吃人的世界”[3],这与吴敬琏对a股的评价是一样的。张和其他技术官僚对飙升的股市充满担忧。然而,许多政客试图利用他们自身的优点,他们试图将飙升的股市与他们自己联系起来。
克林顿的财政部长鲁宾曾警告总统:“不要利用股市的上涨来为人民争光,因为它会再次下跌。”台湾的政客不明白这一点。面对民进党咄咄逼人的姿态,一些国民党官员推出了“大利润,大繁荣”的竞选口号。民进党紧随其后。创始人之一朱高正声称股市将超过15000点。
台湾投资者认为,股市上涨是政府的意愿,股市将永远上涨。这是一支永不停止的舞蹈。如果有人打扰,沉浸在快乐中的人会勃然大怒。
台湾大学前经济学教授郭万荣决定通过降低证券交易所得税来抑制股市。1988年9月,刚刚上任三个月的郭万荣,在没有与媒体沟通的情况下,悍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恢复对散户证券交易征收所得税,出售市值超过300万元的股票需要纳税。
一块石头激起了成千上万的波浪,8800点的股市已经非常脆弱。投机者在每天见顶和创新高之间犹豫不决。空的超额利润自然会导致大崩盘。从9月24日到10月21日,该指数连续18个交易日下跌37%,日成交量从700亿新台币大幅降至10亿新台币。
未经仔细研究,该政策被轻率地引入,导致了股市崩盘。肖总裁和财政部长郭可能有很多经验要交流。
愤怒的投资者走上街头,向政府征求意见。在台北,700多名投资者包围了财政部,侮辱了郭万荣;一些抗议者走上街头为民进党筹款,希望引起国民党的注意,政府不得不妥协。国民党主席李登辉向媒体承诺:“要创造大利润,银行必须进入市场,这肯定会有效果。”
投资者抗议郭万荣的新政,1988年,中国台湾
那些坚持舆论的人必然会受到舆论的攻击。国民党视股市繁荣为最佳竞选广告,却因股市崩盘而被动动摇执政基础。
最高级别已经发出指示,拯救市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10月22日,台湾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赵晓峰打电话给市场上的知名投资者,让他们在台北喝早茶。当时,“多头统帅”雷伯龙、“独行侠”申、“独辟蹊径”游淮阴、“独辟蹊径”以及低调的领导人邱明宏都表示愿意帮助政府救市。
消息通过各经纪业务部门发布后,周一开盘时市场出现反弹。暴跌后的反弹也异常激烈,指数在一个月内上涨了20%,交易量创下新高。然而,许多大型基金已经明白,大势已去,他们已经抽离了市场强劲反弹的高位。沈意识到股市已经被绑架,决定离开市场。
毕竟,这一轮股市崩盘让投资者大跌,而反弹最终耗尽并消退。11月,该指数再次下跌。通常,第一波暴跌是无限跌停板,投资者没有时间交易,但反弹后损失不大。然而,第二波杀戮使许多逢低买入者再次被锁定,导致更多的杀戮。最后,股市创下新低,跌破5000点。这与2015年a股大幅下跌完全一样。
股市泡沫扭曲了人性的无知和贪婪,群体行为的低智能和狂热注定了乌合之众难以用行政手段控制。郭万荣的税收提议打破了泡沫,然后当他谈到股市时,他失去了一些信心。她的女儿刘忆如后来成为台湾第二位女财政部长,并因证券所得税问题受到批评。台湾投资者诅咒他们“杀害母女”。
股市崩盘后,支持自由经济的台湾总理俞国华一反常态地为这位财政部长辩护:“股市傲慢,这是一个不正常的原因。”如果这种傲慢达到12000点,投资者将在暴跌中遭受更多损失。严肃!”他认为,经过重大调整后,5000点以下的股市不会有太大危险。
经历过Xi事件的财税部长从来没有想到台湾股市会迎来最后的超级疯狂,牛市会在这里结束?台湾人民拒绝了。
4.高潮
1989年2月,一个由三名台湾学生和男孩组成的偶像团体发行了一首名为《绿色苹果天堂》的新单曲。
这首歌一发行,全亚洲的青少年都疯狂地唱着。小虎队当年的影响力比今天的tfboys还要糟糕。1989年也是台湾经济的全盛时期,台塑如火如荼,新竹科技园欣欣向荣。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领袖,台湾似乎并没有因为1988年的股市崩盘而陷入经济衰退。
然而,繁荣时期产生的阴影一直是掩盖繁荣的罪魁祸首。
此前,股市的持续增量资金主要来自遍布街头的地下投资公司。其存在的土壤是当时台湾金融监管中存款的定义模糊不清。流动性泛滥催生了这些融资机构,本质上是庞氏骗局。他们通常以月利率4%~10%(年化收入60%~300%)从普通人那里筹集资金,然后用新投资者的钱支付利息。
这种骗局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里总是合理的,组织者骑虎难下,投机者蜂拥而至,最后是鸡毛。有时候真的很恍惚,我不知道谁是受害者。
这些高成本基金迫切需要一个投资渠道来赚很多钱,这样他们不可持续的骗局才能显得可靠。流动性充足、易于操纵的股市是这些赌徒的天堂。1988年暴跌之后,市场再次一步一步站了起来,这一轮牛市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如果说市场是疯狂的,那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两轮牛市和熊市的投机者变得非常擅长这种愚蠢的赌博。仅在半年内,该指数就从低点4873点翻了一番,市场很快达到10000点。投资者在交易大厅开香槟庆祝。
台湾股东庆祝指数突破10,000点,1989年,中国台湾
巨大的盈利效应吸引了更多的普通人跑进体育场。到1989年第四季度,活跃账户的数量已达到400万。对于只有2000万人口的台湾来说,这是一个全民共享的时代。各行各业都没有工作的打算,他们对工作上瘾。公务员必须等到休息日才能工作。老师们不得不开着收音机去上课,家庭主妇们提着食品篮走进经纪业务部门。
飙升的库存使整个社会步入消费升级。以15,000名鲍鱼顾客而闻名的新乐瞳餐厅和拥有36,000只熊掌的陶陶餐厅,已经成为工人阶级每天光顾的净红色食品;二十多岁的青少年每天的娱乐就是去购物天堂香港,买几十万个名牌;酒店服务员每次都会得到5万到10万英镑的小费。
组织救市的台湾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赵晓峰获得了1000万元的年终奖金,相当于普通工人500个月的工资[2]。后来,杨倩倩在她爱上了赵小凤的儿子,而台湾媒体声称杨倩倩想嫁入一个富裕的家庭。
随意购买股票并通过投掷飞镖来挑选股票可以获得8.5%的月平均回报,并且在交易空.之前是活跃的在高峰期,日成交量为76亿美元,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总和。整个市场的周转率令人吃惊。当然,即使在最动荡的阶段,台湾股市的换手率也只能与目前的a股挂钩,这不足为奇?
当时,一个投资者在一年内交易了120亿元,超过6万笔交易,交易记录接近一米高[2]。整个市场都在拼命买卖以赚取差价,没有人关心公司的实际运作。例如,一航公司只有一艘破船,股价从67元涨到200元;经营着一个动物园和一个酒店的刘福发展公司,曾经拥有8.3亿美元的市场价值,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五星级酒店集团。
投机者晚上在墓地散步时,给了自己勇气,并编造了许多市场如此昂贵的理由。普遍的逻辑是,台湾经济繁荣,其估值应该很高;上市公司持有大量土地和其他公司股票,需要重新估值;海外热钱流入,资金非常充裕。总而言之,台湾不同于世界其他地方。
当时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高达100倍,王国泰人寿股票的市盈率一度高达153倍,股价一度达到1975元。买股票要花200万元,这足够买一栋房子了。更夸张的是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一个市场流通量非常小的重量级指数,受到了基金的狂轰滥炸。总市值一度超过美国五大银行的总和,尽管利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这类似于2015年CRRC在中国的市场价值超过空客运和波音的总和。两岸同胞在股票交易中的想象充分证明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面对股市中肆无忌惮的投机行为,官员们选择保护自己免受干预。当财政部长郭万荣去为姜父子扫墓时,记者问他对股市的看法。他下意识地回答说“10000分不低”,但当他想到从交易所得税中吸取的教训时,他很快把记者叫了回来,并补充道“当然,10000分不高。”
然而,似乎连天空空都不是极限。进入1990年后,台湾牛市已经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新年伊始,同样看涨的日本股市因利率上升而开始暴跌。同年,海湾战争爆发,全球通胀预期突然上升,因此热钱停止流入新兴市场。与此同时,台币开始停止升值,货币政策的收紧突然使资金减少。
直接导致牛市崩溃的是当时最大的地下投资公司宏远的崩溃。宏源拥有员工7000多人,吸收存款20万人,总额74亿美元,拥有10多家上市公司。这家由老战士和黑帮起家的地下商业公司,在投资者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董事长沈长生被誉为“三位一体的商业之神、密宗使者、大善人”。
投资者把他们所有的净资产都投资在宏远,每个月获得高达4%的利息。他们还写了一首诗《吃不下的鸡腿》,说在投资宏远之前,他们连鸡腿都吃不下。现在,山里天天都有山珍海味,没有人在家吃鸡腿,表达对沈长生祝福的感激之情。宏远的每一次投资者大会都像一场音乐会。1988年,台北的中国体育馆甚至被烟火烧毁。
1989年7月,台湾颁布了更加严格的银行法,宏远庞氏骗局的真相逐渐暴露。股市中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资金来自地下银行,炒股者密切关注宏远的一举一动。11月27日,有消息称其创始人之一刘铁秋在喝了20瓶白兰地后英年早逝,当日该指数暴跌5.7%。
一旦信任危机出现,挤兑是不可避免的。沈长生的魔力消失了,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公司的一些财务人员声称他已经向海外转移了4000万美元。无数投资者一夜暴富,宏远的倒闭形成了连锁效应,岛上200多家地下银行相继破产,成为打压台湾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台湾加权指数在2月份创下12682点的历史新高,然后开始下跌。它几乎垂直暴跌,仅在8个月内就下跌了10,000点,1,500亿美元的财富化为乌有,给全岛的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公牛队的总指挥雷博龙在不断的讨价还价中损失了100亿新台币,直接破产。一夜之间又回到解放前的萧条,甚至离开夜总会的女士们也回去工作了。
台湾海峡两岸的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经历了该市场2485点的最低点10个月之后正式成立,它们是代代相传的接力赛。终于到了大陆玩家玩的时候了。
5.最后一章
2008年,得益于台湾土地改革的鲁钢Ku家族后裔顾朝明撰写了《大衰退》,提出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概念,更好地解释了日本泡沫破裂后“失去的二十年”。
然而,与日本资产泡沫破裂后的长期衰退不同,台湾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是一步登天:以半导体和精密机械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逐渐取代了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和纺织,成为社会新的发展动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威亚、TSMC、鸿海精密等脱颖而出,经济转型取得成功。
股市经历了阵痛之后,也开始磨砺自己的技能。1990年底,qfii投资限制解除,外资开始成为台湾股市的重要生力军。在外资的支持下,台湾的机电指数已经从牛市中走了出来。台湾股市已经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助手之一,而TSMC 70%的股票,一只大牛市,都在外国投资者手中。
从1989年到1998年,台湾经济经历了又一个繁荣的十年。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叶,台湾的gdp一度达到大陆的45%。
1998年台北101大楼的建造被认为是台湾新未来的开始,但它成为了一个分水岭,见证了台湾的经济衰退。没有人记得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中的第一个,其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大陆的4%左右,在所有省份中排名第八。在大陆嘲笑台湾茶蛋笑话的背景下,这是可悲的。
台湾经济衰退的原因有很多,年轻人承受的巨大压力可能是其中之一。1998年,台湾一位工程博士以“痞子蔡”的笔名写了一部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成为网络小说的第一代记忆,也宣告了台湾“无聊时代”年轻人的诞生。
劳动密集型产业催生外向型经济,政府主导的产业升级实现角落赶超。这种模式被称为“东亚模式”。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居民储蓄增加、普遍的财富焦虑、避免不可避免的资产泡沫以及无法提高生育率。
东亚这块沃土,几乎拥有世界上最勤劳的居民和世界上最艰难的生活方式,这一切似乎都是命运。
参考文献:
[1]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郭岱君,2015
[2]台湾股市泡沫,江平,2008
[3]张运存,,1997
[4]以史为鉴,台湾股市泡沫的沉浮,中投证券,2015
[5]台湾机构改革的经济基本面分析,中信建设投资,2012
[6]台湾“泡沫经济”的形成与崩溃,李非,1995
[7]台湾股市“四大天王”在哪里,新金融,2002
[8]1990台湾股市,拼图,1995
[9]台湾热钱泛滥与股市的异常发展,冰夷,1990
*本文是作者的独立观点,并不代表老虎嗅探网络的立场
标题:30年前的台湾股疯:一场东亚模式的宿命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