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3字,读完约3分钟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放在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重视就业、全方位支持就业的导向。”这进一步凸显了就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内涵和工具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就业是重中之重和中心位置。这是因为更稳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可以为经济收入、医疗保健、生活条件和儿童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坚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优先促进就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高质量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必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就业优先的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从优先地位到优先战略再到优先政策,就业优先的概念和要求在国家治理中越来越具体。这是就业领域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团结一切力量促进就业的重要保证。
自2012年以来,尽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趋于减少,但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巨大,就业压力始终很大。由于采取了适当而有效的措施,中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连续六年超过1300万个,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外部投入风险上升以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一个巨大问题。此外,一些有特殊就业困难的群体和零就业家庭需要特别关注。与缓解总体就业压力相比,缓解就业结构矛盾、提高就业质量更加困难,这需要政策的持续努力。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业优先政策被提出并置于宏观政策层面,表明就业优先不仅是一个目标,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不仅是民生之本,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渠道和载体。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的动力需要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从“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创新的主体是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积累了大量的人力资本,这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如果就业充足、就业结构合理、就业质量高,就意味着这些巨大的人力资本得到了有效配置,潜在的创新动力可以有效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可见,就业优先政策是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把就业优先政策放在宏观政策层面上,就是希望就业在各方面都处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政策工具箱中有许多工具,包括创造和维持就业以及提高工人技能。充分发挥就业优先政策的作用,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协调,通过区间、相机和精度来调控就业,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人民日报(2019年4月16日09版)
标题:大家手笔:就业优先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0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