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9字,读完约4分钟
2019年5月29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高值医用耗材治理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高值医用耗材的治理关系应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
首先,高价值消费品已经成为一大负担
高值耗材已成为患者和医疗保险的巨大负担。近年来,随着药品价格的下调和药品在医疗费用中所占比重的控制,药品在医疗费用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但医用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却快速增加,部分抵消了药品价格下调的效果,医疗费用总额持续增长。长期以来,医用耗材的流通和使用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导致了商业贿赂和重复滥用等诸多问题。针对医用耗材的混乱局面,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9部委出台了《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计划》,历时半年。但是,医用耗材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
第二,统一管理很困难
耗材种类繁多且复杂,很难统一管理。当地阳光采购高值耗材已经试点多年,但没有成功案例,整体降价效果一般。主要原因如下:1 .消耗性产品规格多样,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2.耗材可以使用数年甚至终生,所以患者会倾向于选择高价和高质量的产品;3.医生有更充分的决策权。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不同的耗材。特别是对于短暂性疾病,很难考察区分耗材的客观合理性,医生会根据自己的执业习惯选择特定的耗材。4.设备公司提供人员与台湾一起提供临床技术支持服务是很常见的,销售推广与服务的整合容易导致临床过度使用。
涉及的环节很多,改革还需要全面配套。高值耗材涉及采购招标、流通配送、临床使用、售后支持、医疗保险支付等多个环节。改革方案提出了优化制度、完善政策等顶层方案设计。针对市场一直关注的价格问题,改革方案提出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
第三,改革措施正在推进
目前,在地方试点中,与定价相关的改革措施包括:在报销环节,实行医疗保险准入制度,建立医疗保险支付限额。采购定价,在采购过程中形成价格,如谈判定价、直接议价和投标定价;价格联动,收取其他地区的最低价格。借鉴国际改革的经验,我们认为要降低高值耗材的虚高价格,需要依托医疗保险支付模式的改革,将高值耗材纳入医疗服务项目的套餐支付,将医院的耗材从利润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从而迫使医院积极降低耗材成本。
全国统一招聘还有待观察,所以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国家医疗保险局成立后,高度重视高值耗材,先后考察了陕西和三明的耗材招标模式,地方医疗保险逐步负责耗材的招募和采购。因此,市场担心国家医疗保险局将采取类似药品4+7模式的模式进行批量采购,这将大大降低高值耗材的价格。与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质量等级的仿制药相比,高值耗材缺乏统一标准,分类编码工作仍在推进中。它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投标需要更细致的分组和分层,竞争是不够的。同时,耗材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这也制约了国家统一采购的推广。我们相信,与仿制药相比,高值耗材在全国统一招聘层面的降价将更加合理,无需过度担心大幅降价。
为长期政策应对做好准备。药品招募和流通管理政策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在三明医改、上海医改等多年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全国4+7的批量采购模式,而各地高值耗材的阳光采购刚刚起步。目前,我国缺乏成熟的可供借鉴的模式,因此我们认为建立完善的高值耗材机制需要很长时间,建议做好应对高值耗材政策的准备。
第四,注重企业创新和成长
介入和植入器械附加值高,基本属于高值耗材范畴。市场一直担心降价的影响。事实上,高值耗材的流通仍在改革中,巨大的价差为生产企业留下了安全范围。从行业角度来看,高价值耗材的创新速度快于制药行业。产品系列的不断丰富和技术的快速更新也抵消了降价的影响。创新推动行业持续增长,抵御政策风险,保持行业的超重评级。就单个库存而言,主要自费的消耗品目前受政策影响最小。建议关注正海生物,并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新产品的数量可以抵消降价的影响,保持乐普医疗的推荐评级。
风险警告。高值耗材降价超出预期,政策方向不确定。
标题:医药行业:高值耗材改革推进 关注创新型高成长企业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