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41字,读完约5分钟

由北京任天书店集团和《诗歌探索》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17届“中国青年诗人奖”揭晓,江西诗人林珊获奖。

林珊是一位致力于营造内心世界的年轻诗人。她的诗充满情感,细腻,节奏缓慢,语言简单而紧张。她不断接近自己内心的真实,向读者展示她旺盛的精神气息。鉴于她的诗歌成就,她在2019年被授予“中国青年诗人奖”。最近,林珊接受了80后评论家徐春林的采访。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不断突破自我限制

徐春林:林小姐,你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写诗的过程中有什么限制吗?比如,自由,我知道你住在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你认为一个现代诗人如何从一个小县城平静地与世界相连?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林珊:我的写作始于2009年。至于对局限的理解,我认为写诗意味着不断突破自我的局限,接近忘记我的自由。我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当我们进入阅读和写作时,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不存在,这也符合庄子对天地精神独处境界的追求。写诗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我来自一个小镇,在受到大自然影响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地区的偏远和与世隔绝。但幸运的是,现在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只要我们愿意学习并保持自我更新的能力(阅读、写作、自我反思),我们也可以开阔我们的心胸。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徐春林:这次获得诗歌探索奖和中国青年诗人奖,会不会让你有些沮丧,相反,会不会激发一些创作灵感?例如,在写诗的过程中,它是灵感的闪现吗?还是像刘庆邦的天赋和自我创造?例如,在你的诗歌中,有没有任何时代的讽刺精神,你的诗歌创作经历是如何从那些经典和大师的阴影中逃脱的?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林山:对我来说,这个奖当然是一个激励和鞭策。写诗显然与获奖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一种对达到自我的期待,即不断超越自我。有那么多杰出的诗人,那么多经典作品。如果我们说压抑,那也是对经典和杰作的一种敬畏。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创作的灵感部分来自生活中的微妙之处,部分来自阅读时的突然触摸,部分来自沿河散步时突然捕捉到的声音。闪光确实发生了,但我认为这是长期练习的偶然爆发。我觉得原创写作,天赋真的很重要。然而,当写作半途而废时,仅靠天赋是难以维持的,我们必须依靠经验、阅读和自我反思后的不断修正。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我在第一阶段的写作更多的是关于自我的赞美,也许并没有深深地涉及到时代,但是任何一种写作,只要是忠实于自我和忠实于自我的具体感受,也可以在一些作品中体现出时代的反讽精神。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当谈到如何摆脱经典和大师的阴影时,这是任何一个对写作感兴趣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那就是,一方面,试着把自己带进东西方诗学的传统,在技巧和思想的洪流中不断地洗刷和磨砺自己,找到自己的声音,不是逃避而是进入它们,与它们平等地交谈,成为它们中的一员。借用艾略特的话来说,这个机构也意味着打破或改变来自传统荣耀的秩序。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承载着个人近十年的精神历程

徐春林:“小喜怒哀乐”从它的标题有一个精神纹理。它是情感精神的时间标志吗?诗歌会影响你年轻的外表吗?在写这本书时,你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考虑吗?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林山:《小悲伤》中的诗包含了一种对过去的回忆,甚至还有一点宿命论。可以说,这本诗集承载了个人近十年的精神历程。也许,当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我的青春已经逝去,诗歌就像一种记忆。也许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那就是记录你走过的旅程,经历的事情,遇到的人。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徐春林:你的诗中会有“灵魂附体”吗?你的《小悲伤》出版后,读者中会有批评吗?你认为这种批评是一种考验吗?

林山:“灵魂”这个词很大。我只是尽我最大的努力把情感注入文字,也就是说,把情感和文字融为一体。每本书出版后都会找到读者。是这本书吸引了读者。《小悲伤》出版后,我确实收到了一些读者和朋友的不同意见,但我不认为这是批评(审判这个词太重),因为我对我的诗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立场,而且,这些“批评”更多的是出于善意的提醒或对我更高的期望(即在文本范围内的讨论),我把这种批评视为一种深刻的鞭策。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回到精神家园

徐春林: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框架中存在哪些问题?

林山:我只能从诗歌的角度来回答。虽然新诗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已经被分裂了几次,所以可能没有多少诗人留下来供参考,值得反复耐读。我们的写作可能仍在“但丁的阴影”(布罗斯基),在布鲁姆所谓的“影响的焦虑。”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徐春林:你的诗歌创作将向哪个方向挖掘和发展?

林山:问题中提到的单词挖掘非常有趣。这让我想起希尼早期的一首诗,那就是写作是另一种挖掘。这种挖掘不仅是面向外部世界(历史和时间),也是面向内心的浩瀚和深度(阴影和光明)。我想在我写作的第二阶段,我应该更加努力去触及内心的真相,倾听我自己的声音,接近我的本性,回到一个精神的故乡。在第一阶段,我写了很多带有一点低音的抒情诗。事实上,虽然我们的环境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但山川的面貌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诗经》和《唐诗》中的植物还在我们身边的路边。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笔下的山水依然散发着清晰的生命力,我的写作是与他们呼应、对称,达到一种忘我。一块像山一样自然生长的石头,像路边一株被忽视的植物,平淡而遥远,这可能是我一生的追求,也是写作的终极意义。

标题: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