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14字,读完约6分钟
小微企业融资难、成本高,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社会关注的关键问题。两会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刘尚希在CPPCC经济区住宅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就上述问题发表了看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刘尚希认为,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融资难需要从完善金融改革市场化的角度来发挥。金融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它为中国解决这一世界性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在谈到如何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时,他表示,国有企业、地方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应共同努力控制风险,不要指望政府能承担所有风险。他还指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注意区分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把微观风险交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金融技术是解决方案
为中国的计划提供融资成本很高
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如何对待金融风险?刘尚希表示,金融技术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并为中国解决这一世界性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他说,现实中有解决办法,下一步是如何进一步推广。当然,金融技术不能被滥用。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其次,我们必须有力量。他建议政府出台一些政策来鼓励金融技术的发展。
在谈到如何扶持小微企业时,刘尚希表示,在当前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存在一定的脆弱性,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将接受各种考验。但是,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应该是一个整体,不是说每个企业都应该活得好,而是应该控制政策支持的力度,以免阻碍市场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
他特别强调,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实际上是两个问题。融资困难需要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推进,而昂贵的融资与风险定价和信息不对称有关,可以通过金融技术的发展来解决。“事实上,已经有过这样成功的案例。对小型和微型企业的贷款不像传统上认为的那样风险大、成本高、回报低。”刘尚希说,经过调查,发现一些地区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好,对小微企业贷款实行零人工干预。
这背后是金融技术带来的风险控制技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依靠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成本低、效率高,不仅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还为金融机构带来利润。过去,贷款是通过尽职调查和人工判断完成的,在信息分散的情况下,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使得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有动力解决小微融资问题。他认为,金融技术为中国解决世界融资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通过金融技术的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
政府的底线
是最副作用的方式
刘尚希说,地方隐性债务实际上是或有债务,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政府债务。分析具体情况是必要的,不能一概而论。隐性债务不能视为政府债务,因为隐性债务往往是国有企业融资平台的债务。这些平台的许多业务都与政府政策目标相关,如公共基础设施,但毕竟它们不是政府直接借用的。从法律角度来看,它们只是政府可能的债务。
刘尚希说,地方隐性债务只是与政府有关的债务,这反映在政府在遇到重大风险时可能承担部分连带责任。然而,政府的责任范围取决于具体情况、风险和危机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刘尚希表示,隐性债务不仅是政府的债务,也是国有企业和平台的债务。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化解风险。如果隐藏的债务在问题出现后被政府掩盖,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风险。一旦宣布隐性债务都是政府债务,平台和企业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责任,停止努力工作,那么这些债务就会变成真正的政府债务。只有提高预测水平,全面监控潜在影响,风险才能真正可控。
刘尚希说,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方法有很多,但我们要注意创新,不要总想着让政府来垫底,这是最大的副作用之一。
最近,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问题再次引起市场关注。这源于江苏省正在考虑将镇江作为该省债务解决试点的消息,许多银行(如CDB)将为此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北京一位券商官员告诉《证券时报》记者,镇江的债务解决方案可能会考虑通过银行的长期低息贷款,取代平台公司的高成本非标准融资。
“解决债务不是没有债务,不是消除债务,不是清算债务,而是将债务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刘尚希说,地方政府不可能没有债务。关键是债务应该适度,用得好,产生效益,这样风险才能真正得到控制。
影子银行
你不能用棍子杀人
在回答如何在当前大环境下稳定金融、防范金融风险时,刘尚希说,金融风险分为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对于政府来说,责任主要是化解宏观风险,而微观金融风险是作为市场主体的金融机构的责任,无需政府担心。微观风险应该交给市场参与者来处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刘尚希将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与海面上的正常波浪和巨大波浪进行了比较,认为如果政府对微观金融风险采取谨慎的态度,可能会导致过度干预,影响金融机构的创新和主动性,“扶危济困”。宏观金融风险是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关注的问题。政府通常需要做的是监督,“你只需要在关键时刻采取行动。”他表示,区分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是对监管的考验。良好的监管应该包含创新,在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方面不应有过度的微观干预。
刘尚希建议,监管当局应该深化对影子银行、表外业务和非标准业务的理论研究,而不是立即消除其根源。他表示,影子银行只是反映出当前的金融体系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它以一种扭曲的方式成长为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因此,影子银行应该被正确评估,而不是被棍子打死或者干脆被禁止。虽然它被扭曲、夹缝中生存、不规范,但它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一条途径和出路,因此在影子银行被严厉整顿的同时,社会融资规模急剧下降。由此可见,影子银行的融资渠道不容易一下子切断。否则,可能会对经济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依赖影子银行的企业,这种影响甚至可能会传导到宏观经济。
“监管部门后来做了一些调整,意识到严格监管应该是科学有效的,而不是对‘严格’这个词大惊小怪。只有这样才算严格。不分青红皂白的“严格”和没有目标的“严格”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刘尚希说。
标题:刘尚希:区分宏观微观金融风险 政府不能兜底隐性债务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