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27字,读完约6分钟

◇五年间,北京出口天津-河北技术合同成交额总计780.2亿元,年均增长28.6%;截至今年4月,北京企业已在天津和河北设立了75,119家分公司。

◇河北省与京津共建科技园、创新基地、技术市场、创新联盟等创新载体210余个。2018年,它从北京和天津吸收了近200亿元的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25%。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目前,京津冀已经建立了科技创新券合作机制,在三个地方选择了753个实验室支持企业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

2019年6月19日,“大众创业与创新”全国周即将结束。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分会场,展示的双创新技术产品不仅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还勾勒出了京津冀双创新、协同创新的轮廓,进一步提高了质量。目前,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无疑将成为京津冀产业协作的有力支撑。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是,京津冀协同创新虽然风光旖旎,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高精度”也可以“接地”

投影技术使汽车挡风玻璃成为“屏幕”,智能行李箱永远跟随“主人”,新型抗肝炎药物临床试验取得可喜成果...在最近开幕的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与创新”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上,各种高科技创新成果吸引了观众驻足,这种双重创新成果既“成熟”又“扎根”。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你好,潘多拉,我饿了。”在北京云之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台前,智能家居机器人迅速做出反应,为下订单的“主人”搜索附近的食物信息。

工人们戴着特殊的头盔,坐在轮椅上。只要他们盯着屏幕思考,轮椅就可以在他们想走的时候“行走”,并且可以快速完成加速和减速、鸣笛和停车等操作。在2019年全国双创周北京分会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空航空航天大学师生带来的脑控智能轮椅吸引了观众。据指导员介绍,脑电图传感器藏在头盔里,轮椅可以在实时人机交互中通过视觉诱发脑波进行控制,可以满足未来“逐渐结冰”人群的出行需求。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镜头转向2019年全国双创周天津分会。天津许多地方科技创新企业带来了过去一年开发的最新高科技产品,近百种产品已应用于企业生产,贴近市民生活,吸引观众体验。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在展区,智能安检机、航空勘测无人机和隐形正畸产品吸引了大量观众。HKUST讯飞的红色网络产品讯飞翻译3.0更受欢迎,支持的语言可以覆盖近123个国家和地区。天津宝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电动爬楼梯轮椅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人独立平稳地上下楼梯。在展览区的中心,一名观众戴着头盔,在虚拟现实划船机上体验着身临其境的"向前冲"。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双创产品出现在双创周河北分会创业就业服务成果展上,也赢得了观众足够的关注。在展区,工作人员展示了创新饮料“摇冰”。“轻轻一摇,这种饮料在室温下会立即冷却到0-2摄氏度,这比放在冰箱里更快、更方便。”展区工作人员表示,创新饮料“一杯冰”填补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空空白。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沧州诺信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新饮料除了“摇冰”外,还有“摇热”。“摇热”操作简单快捷,只需按下底部的按钮,上下摇动1分钟,静置1分钟,温度即可升至50-55摄氏度。“抖冰”和“抖热”解决了人们生活和旅行的不便,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饮用冷饮或热饮。特别是,温度变化过程不会损害饮料中的微量元素。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双创进入新跑道

事实上,在2019年北京、天津、河北全国双创大会上亮相的许多“黑色技术”产品也勾勒出了京津冀双创的进一步完善。

北京的双重创新不仅是国家的风向标,也进一步推动北京建设新经济。在2019年北京全国双创周期间,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告了北京近年来双创工作的总体情况。近年来,北京市万人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北京新成立的科技型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110家增加到2018年的223家,翻了一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5万家,也翻了一番;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帮助北京经济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2018年,全市新经济总量将达到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就R&D投资而言,2018年北京研发总支出超过1600亿元,比2015年增长22%,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居中国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也在通过政策推动双创进一步提高质量。不久前,天津市正式颁布了《天津市创新型企业领导计划》(以下简称《领导计划》),将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创新型企业升级,加快高成长性企业梯度培育,开展“小鹰-瞪羚-龙头”企业评估认定,培育一批“航母级”创新型龙头企业。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领导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有6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6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了1000项重点新产品和500项“杀手级”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带动了一批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到2020年,创新型企业梯队基本形成,拥有3000家“小鹰”企业、300家“瞪羚”企业、150家科技龙头企业、50多家科技龙头企业。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河北省正在大力转移和转化科技成果。在2019年全国双创周河北分会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过程研究所、理化研究所等10余家研究所的30余个项目在河北合作项目展上展出。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据了解,2002年,中国科学院和河北省政府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目前,唐山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并先后引进25个研究所落户唐山;秦皇岛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建立了“秦皇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先后引进了14个项目团队和2个合作平台,供企业落户。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科学院在河北省转移和改造了500多个科技项目。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一些区域经济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科学院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不仅促进了河北省的经济创新和发展,而且对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协同创新的新课题

京津冀依托中关村多年创造的创新生态,已成为中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科技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北京的创新要素正在加速向天津和河北的流动。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在2019年全国双创周北京分会上,北京市发改委也发布了一组数据:北京的双创已经打开了大门,正在向中央协调和区域协同创新转变,这不仅推动了一批中央企业重大项目在北京率先启动。工业化也加快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社区的建设:北京出口的京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五年累计780.2亿元,年均增长28.6%;截至今年4月,北京企业已在天津和河北设立了75,119家分公司。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京津冀R&D转型”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已经形成。河北省已与北京和天津共建科技园、创新基地、技术市场和创新联盟等210多个创新载体。2018年,它从北京和天津吸收了近200亿元的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25%。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北京狄芳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燕侠今天在接受《京华商报》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京津冀以双创新为重要引擎,在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加快了京津冀创新要素的科学合理流动。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此外,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孙湖竣表示,目前,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合作机制已经建立,三地753个实验室已经入选,支持企业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天津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在线服务平台已经开始运行。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背后,也有需要克服的问题。天津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张智龙认为,北京凭借自身的先发优势对周边优质资源产生虹吸效应,而河北省科技创新整体水平滞后,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最“短板”。他建议加快推进京津冀地区省部级R&D机构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加快形成一体化、有机关联和深度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

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河北大学校长乐康也谈到了创新要素过于集中的问题:“河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加快赶上京津,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因此,乐康建议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社区建设,推进三地共建创新要素和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开放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优势资源,促进区域内实验室、科学设施和科技成果等资源共享。

标题:双创周背后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考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