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38字,读完约6分钟

距离新的资产管理法规过渡期结束还有近两年时间,但金融机构面临的整改和合规压力不可低估。与此同时,市场各方越来越关注新的资产管理法规、新的财务管理法规、非标准和渠道业务治理对社会融资增长的影响。两会期间,部分代表提出要正确评估表外、非标准、影子银行,避免金融风险“一刀切”,平衡稳定增长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他们建议研究和评估适当延长新资产管理条例过渡期的可行性,促进金融机构有序回归和整顿,避免短期内对实体经济造成过度影响。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正确评估表外非标准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监管部门需要深化对影子银行、非标准和表外业务理论的研究,不能简单地将表外、非标准和影子银行视为风险本身和“坏孩子”。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刘尚希强调应该正确评估影子银行,而不是简单地“用棍子打死”然后禁止它。尽管影子银行在夹缝中生存,但它毕竟是一种市场方式,为许多企业提供了一种融资方式。影子银行被严厉整顿后,社会融资规模下降。由此可见,这实际上是一个融资渠道,不能轻易切断,否则会对整个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依赖影子银行的企业,甚至可能给宏观经济带来风险。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交通银行施罗德基金公司总经理谢伟指出,当前非银行业务的快速收缩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非标准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资产管理计划净资产的35%。由于之前没有比例限制,以基金管理为例,2017年底基金子公司管理的资产约为13万亿元,其中大部分是非标准资产,在短时间内减少到35%,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金融机构的大规模被动收缩。二是非标准资产的期限匹配要求有利于控制非银行机构的金融风险,但非标准资产的实际操作主要基于长期,而资产管理产品的需求方主要基于短期。作为金融中介,资产管理机构很难做到供需匹配,只能被动压缩非标准规模。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谢伟强调,多年来积累的大规模非标准库存是客观情况。在其他融资渠道跟不上的情况下,非银行部门资产的急剧收缩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相当数量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无法满足其正常的融资需求,这将导致企业部门被动杠杆下降过快,信用违约事件增多,对经济的整体稳定运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表示,影子银行和金融技术等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出现,既满足了实体经济的供需需求,也实际上支持了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监管覆盖,但也有必要考虑监管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免造成更大的金融风险,从而控制金融风险。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监管从未被“用棍子打死”

首席风险官、发言人、中国保监会办公厅主任肖早些时候表示,整顿渠道业务从来没有“一刀切”的做法,而是把重点放在“精确打击”高风险业务上。在过去两年中,监管当局主要针对渠道业务等跨金融业务进行“精确打击”,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强力监管,重点整顿两种渠道业务:第一,旨在提振资金。“脱离实际”的金融业务;二是整顿违反法律法规、扰乱市场秩序的渠道业务。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初步统计,这类高风险资产的规模在过去两年里已经减少了约12万亿元。渠道信托业务和其他资产管理产品也出现净减少。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中国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凌涛表示,新的资产管理规定从未“用棍子打死”影子银行,也没有禁止非标准投资。相反,根据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投资的实际情况,允许公开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于非标准资产。但是,对非标准产品的投资应与期限相匹配,不应层层嵌套,符合金融监管部门对非标准资产的监管要求。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凌涛表示,尽管如此,市场仍将感受到“阵痛”,非标准收益表在过渡期也将承受压力。在下一步,央行将有三个解决方案:第一,帮助银行补充资本和改善mpa评估,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观察和调整;第二,央行正在制定规范的债务资产认定规则,将在非规范的股权转让方面妥善处理;第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正在根据新的资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制定政府投资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办法,并将明确金融管理基金如何投资于此类长期基金。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强调,当前形势虽然有所变化,但仍需保持一定的力度,把握新资产管理条例实施的节奏和力度。

防止风险在市场间传递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影子银行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节奏应该得到妥善管理。必须避免影子银行失控后的快速发展,成为实体经济杠杆率上升的加速器;它还需要保持合理的增长,并成为实体经济金融支持的强大组成部分。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谢伟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进一步完善立法,确保相关法规的一致性。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新的资产管理条例需要在立法中得到贯彻。对于类似的问题,如新的资产管理规定与上级法律不一致等,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梳理并做好衔接。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第二,做好配套安排,减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建议充分考虑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承受能力,研究和评估适当延长新资产管理条例过渡期的可行性。建议加强财政政策,探索建立评级、估值、交易等官方标准,将非标准资产转化为标准资产。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第三,加强监管协调,尽快实现监管一致性。作为行业重要的顶层设计,在我国目前分业监管的环境下,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协调,逐步统一不同机构类似业务和产品的监管标准,逐步减少甚至消除监管套利,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民进党中央《关于解决当前金融风险突出问题的建议》提出,资产管理行业转型不应采取“一刀切”的休克疗法,应与循序渐进、畅通无阻相结合。要通过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持续、规范、有序地对大额资金管理进行统一监管,防止风险通过市场传导,更好地管理私人财富,服务实体经济。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一位金融机构的资深研究员表示,国内资产管理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银行影子”的角色,本质上是一种融资工具。新的资产管理法规向资产管理行业的“转变”,就是将这种“银行影子”职能转变为以“资产配置”为重点的职能。其背后的核心问题是资产管理机构的历史作用和融资模式的发展阶段。因此,延长新资产管理条例的过渡期也面临一个问题,即延长多长时间取决于中国的融资模式何时能够走出现阶段。

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正式发布的新资产管理条例的过渡期已从2019年6月30日延长至2020年底。

标题:精准施策 有序化解金融风险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2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