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8字,读完约3分钟
2019年是京津冀协调发展五周年,也是一个关键阶段。根据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第二阶段(2018-2020年)的目标,大力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将是这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之一。
5月20日,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首创集团承办的京津合作示范区承接首都产业对接会上,北京SASAC积极响应国家统筹发展战略和两市产业发展政策,邀请了北京企业集团、京能集团、同仁堂集团、翔龙集团等100多家国有企业参加会议,以促进京津产业的深度对接。
此外,包括阿里巴巴云、京东方、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深蓝科技、北航空工业集团在内的14家企业的代表与京津合作示范区签署了现场合同。作为首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仲晶全面负责京津合作示范区的开发建设。会上发布了《2019年京津合作示范区招商引资政策汇编》
据悉,实现第二阶段产业联动目标的关键在于京津如何在现有产业格局下进行差异化的产业定位。对此,根据第一仲晶公司的产业总体规划,示范区将形成高科技制造业和现代高端服务业两大产业群,构建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以旅游休闲、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为特色的“3+3”产业体系,促进示范区产业生态的协调发展。
“京津合作示范区也让更多的企业看到了产业协调发展的巨大潜力。2019年,可能会迎来一个国有企业和市场化工业龙头企业参与协调发展的爆发期。”一位定居企业的代表这样说。
在政策支持方面,对于未来的企业,示范区可以在土地和税收上给予更大的优惠。例如,京津合作示范区拥有京津冀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以及天津、天津滨海新区、天津高新区等多项产业政策的重叠优势,涵盖111项产业政策和7项产业投资基金。
与此同时,首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指出,“政府给予首都或示范区的政策,也将在园区建设和发展中最大限度地落实或返还给入园企业,并根据入园企业的类型,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地成本和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将自主安排70-80亿元资金,出台更多优惠和灵活的支持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落地成本,帮助入园企业拓展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发展。
经济学家马光远特别指出,这是中国经济首次以一揽子政策和服务支持京津产业协调发展,使我们的产业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帮助京津冀城市群具有国际竞争力。像京津合作示范区这样的项目有望在整个区域发展进程中写下引人注目的一页。
对此,首创集团总经理李松平也强调,“行业永远是第一位的,行业不能进入。”这个示范区不能说是成功的。现在我们必须整合生产和城市,我们必须支持许多基础设施和服务。教育和医疗服务全部对接后,行业将同时推出,所以最重要的是重新整合核心要素。”
这个发展成就产业是关键,但不是全部。在京津合作示范区项目中,先锋经济秉承“平衡城市”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智慧、生态、和谐的高端服务业新城。
此外,首都经济中心将积极向示范区引进基础教育、国际学校、高职院校、综合医院等教育医疗机构。
标题:14家企业入驻京津合作示范区 力促京津产业深度对接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