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7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记者于雯静·董军
生产一包生毛豆需要五道工序。一个人通过手机软件管理着200英亩的菜地。这位曾经在川藏线上开长途汽车的司机现在在家门口工作,大学生们在村子里开咖啡馆...
记者近日采访了四川省彭州市,发现“融合”已成为当地村庄发展的新动力,在产业发展中促进了农村生活的更加繁荣和美好。这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将成为未来中国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彭州市九池镇中岳农产品初级加工中心,农民们不断地送来刚采摘的新鲜毛豆,工人们在车间里仔细地清洗挑选。
“毛豆经过五个步骤,比如去枝叶、去壳、筛选、清洗和人工分拣成熟,就可以卖到大城市的超市和餐馆。通过治疗,每斤至少增加一毛钱。去年销售超过15000吨,收入增加300多万元,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九池镇负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镇干部陆说。
九池镇轩辕智能菜园子,通过农业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和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管理人员只需轻触手机就能准确地给蔬菜浇水施肥。在这个公园里,一个人可以管理200英亩的菜地,只有少量的工人可以被雇佣来满足繁忙的农业生产中的采摘需求。
农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工业振兴。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农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燕德表示,近年来,农业跨越了产业、区域和城乡界限,与其他产业进行了高层次的嫁接和整合,呈现出“农业+种植+农业”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趋势。林业和畜牧业渔业形成循环农业;“农业+”加工业和流通业形成延伸农业;“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医疗保健等产业形成体验农业;“农业+”信息产业形成智能农业。
“农村工业的整合和发展可以说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之后农民的第四次创造。”他说:“如果农业产业化仅仅是生产和销售三个‘鸡蛋’,那么农村产业的整合和发展就是打破三个‘鸡蛋’,在新产业的新格局中重新炒出一道新菜。”
“容”一词不仅繁荣了农村工业,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农村的“慢活”。随着农业和农村资源内涵的延伸和产业整合功能的拓展,特别是农业与文化、教育、旅游、医疗、餐饮等产业的整合,创意农业、教育园区、居家服务、保健农业等。在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出现了“离城市不远,房子不高不低,日子过得不太慢”的优质生活。
花草、流水、柚树、老式电器和咖啡的味道……在九池镇的谢佳场,几个大学生企业家用他们的家和邻居的家改造了旧院子,开了“春风英里”咖啡馆。
由于当地政府增加了基础建设投资,村民自愿投资于劳动管理,以及改善了村庄外观和垃圾及污水处理能力,春天绿道的乡村风光吸引了许多游客,鹅肠火锅和九英尺板鸭等当地特色食品商店也将陆续落户。
“我过去常常在川藏线上开车送游客去谋生,这很难。”现在村子里的环境很好,游客也更多了。除了把3亩多的土地转让给蔬菜园,我一年挣近4000元,还有开汽车的收入。下一步,我打算租下空的房子来做餐饮,在我家门口工作会更舒服。”豫园村48岁的村民李发金说。
秧苗是绿色的,白鹭星罗棋布,蝴蝶在菜地里飞舞,村民们每天都在树下闲坐聊天。因为这个行业正在蓬勃发展,这个村子的人气也在蓬勃发展。
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新增农业经营主体350万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7万家。有780万创新型企业家回国。企业和各种经营实体建立了利益联动机制。据初步估计,产业整合使农民的经营收入增加了67%,其中55%的农民接受订单来带动农民。
业内人士认为,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主体,需要纳入农村振兴的总体规划,以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基础,完善农民参与一体化发展的利益联动机制。
据记者采访,目前,许多企业和农民只有土地流转、农产品销售和劳动就业关系,农民缺乏定价话语权。对此,曾燕德表示,今后利益分配的重点应该向产业链上游和农民倾斜,提倡“订单购买+分红”、“农民持股+保本收入+股份分红”。通过建立契约式、分红式和股权式的利益联动机制,由镇来带动村,由村来推动镇村联动,实现镇中有产业、村中有基地、户中有收入。
标题:农村产业“融”起来 农民钱包鼓起来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2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