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7字,读完约3分钟
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紧紧抓住缓解非资本功能的“牛鼻子”,充分发挥“一个核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与天津、河北的协同效应,启动了从“聚集资源促增长”到“缓解功能促发展”的重大历史性转变。五年来,“解决整顿促进升级”专项行动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协同创新和机构改革步伐加快,人民群众的受益意识不断提高。
去库存化、控制增量以及加速非资本职能的解散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年来,北京加快了非资本职能的剥离,共有2648家一般制造企业、581个挂帐市场和106个物流中心。
“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落实首都战略定位、优化升级首都功能的关键。”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说。
去库存解决当前的问题;控制增量,寻求长期效果。
北京市制定并实施了首个以控制“大城市疾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目录,并对其进行了两次修订和完善,以严格控制新增产业准入。
截至2018年底,共有21,600家企业未进行新设或变更登记,批发和零售等限制行业新设市场实体数量大幅减少。
避开舆论,造福民生,与人民共享协同红利
明城墙下,春寒料峭。许多市民利用周末时间来到明城墙遗址公园北侧的绿地休闲健身。
作为北京重要的民生工程,这个绿地是北京拆迁的缩影。2018年,北京市共拆除空置土地6828公顷,其中1683公顷实现了“留白增绿”。建成28个城市休闲公园和121个小型和微型绿地,城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高到80%。绿色空间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触手可及。
通过解构,原本过于集中的高质量公共服务功能扩展到了更广阔的领域,这不仅平衡了空的布局,也让更多的人受益。
加强合作,促进协同,促进政策体系的建立
位于河北省沧州市的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率先在中国实行“河北企业,北京监管”的跨区域管理,解决了医药企业迁出后需要重新启动审批流程的问题,不仅缩短了企业的生产周期,也加快了园区的转型升级。
五年来,北京围绕“走出去、跌倒”,研究制定了配套政策,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机制。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政策体系进一步消除了协调障碍。
在重大产业合作项目的推动下,2015年至2018年,北京在天津和河北的投资累计超过7000亿元。
机制创新永无止境。刘表示,北京将坚持严格控制增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更加注重方式方法,确保取得更大成效。
下一步,北京将抓住城市行政中心向城市副中心转移的契机,加快通州区与北方三县协调合作机制和定期工作协商机制的建立,使居住在北方三县并在北京就业的人口就近实现就地就业,缓解交通拥堵的潮汐,促进职业与居住的平衡。
标题:非首都功能 疏解得怎样了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