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8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坚持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回归原点,重点支持农业和小额信贷业务,支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

用市场化手段 推进农商行回归本源

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县域重要的公司金融机构,是支持农业、农村、农民和小微企业的主要金融力量。截至2018年9月底,农村商业银行在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中的占比分别为22%和21%,在银行业资产占比达到10%,为“三农”、小微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少数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着“脱离农业、变小”的盲目扩张倾向。

用市场化手段 推进农商行回归本源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保监会发布了《意见》。总体思路是运用市场化手段,充分发挥监督的激励和约束功能,促进反哺农业的小源头。

由于“三农”、小微区、县域经济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利润薄、风险高、包容性强,监管部门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回归原点,其中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和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尤为关键。

用市场化手段 推进农商行回归本源

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农业市场化支持的制度基础。如果没有合理的所有权结构和健全的公司治理,农村商业银行仍然缺乏积极支持农业和支持小企业的动力,只能依靠监管当局的呼吁和命令。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适当的权力制衡和所有制结构,使农村商业银行从顶层制度设计上趋向“三农”和小微企业,明确支农和支持小企业的发展方向。

用市场化手段 推进农商行回归本源

具体来说,首先,农村商业银行应建立符合支农小方向的股权基础。增资扩股要注意股东的法人背景,引进涉农领域实力雄厚的投资者,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运营透明度。促进股权适度集中,提高坚持主业、全力支持农业的股东地位,限制偏离主业股东的权利。总之,要充分利用股权这一市场导向工具,建立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支农的股权结构。

用市场化手段 推进农商行回归本源

二是完善以支农和支持小企业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机制。我们应该重视董事会的建设,加强内部制衡,避免做出“与农分离、变小”的决策。在选择独立董事时,可以选择农业、农村、农民、小微、县域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充分发挥他们在战略决策中的专长,确保农村商业银行不离开支农、支持小企业的渠道。完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考核机制,以支农和支持小企业为导向,对董事会和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同时,要充分发挥“三会一层”的作用,将支农规划和分工写入“三会一层”的工作计划和章程,并定期向股东大会报告完成情况。最后,建立了科学制衡、支持农业的小倾向的公司治理结构。

用市场化手段 推进农商行回归本源

第三,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是农业市场化支持的保障。与大客户服务相比,“三农”和小额信贷服务任务重、利润薄、责任重。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更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支持小农户在业务上更具可持续性,客户经理更有动力支持小农户数小时。

用市场化手段 推进农商行回归本源

具体来说,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差异化的监管服务来支持农业。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商业银行难以支持农业。监管部门在制定监管指标体系时,应结合实际,区别监管。对于县域经济发达、经营难度相对较低的地区,监管部门应对监测指标有更严格的要求;对于经营确有困难的地区,监管部门应适当放宽对本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监管指标的要求,重点是引导和帮助,如引导机构灵活运用支农小额贷款再贴现、特殊金融债券等工具,增加长期低成本资本供给,确保实现“保本微利”。总之,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的监测指标体系,使农村商业银行支农的小工作能够量化和评价,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更科学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用市场化手段 推进农商行回归本源

同时,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本着激励相容的原则,提升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农业的积极性。县域内许多小微企业实力弱、风险高、情况复杂,为其服务。客户经理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风险。为落实尽职和豁免原则,各级监管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得更详细,并在监管宽容的范围内,“如果你不能惩罚,你就不会受到惩罚”。对于定位明确、管理良好、支农成绩突出的“标杆”农村商业银行,可以考虑进一步提高监管容忍度,使“龙头”更加积极开放,带动其他农村商业银行支农。对于偏离主营业务、不支持农业或暴露重大风险的机构,要及时约束,日常监管与扣款并重,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积极支农、支持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形成。

标题:用市场化手段 推进农商行回归本源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