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59字,读完约8分钟
[摘要]截至2018年底,广东、山东、河南三省居全国前三位,常住人口分别为1.1346亿、1.0047亿和9605万;
在31个省市发布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后,发布了各地常住人口和数据流动情况。
截至2018年底,广东省、山东省和河南省居民总人口分别为1.1346亿、1.0047亿和9605万,位居全国前三;从增量维度来看,广东、浙江和安徽三省分别增长177万、80万和68.8万,位居全国前三,延续了2017年的领先趋势。
由于经济因素,广东和浙江是典型的人口集中省份。其中,经济规模居全国第一位的广东,居民总人口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居民人口增长连续4年超过100万。“人口增长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人口增长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可以进一步吸引人口流入。”光大证券(香港股票06178)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表示。
除了经济优势的自然吸引力之外,各省市都在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工具来吸引人才。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明路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强调,除了经济优势,广东现行的人口政策也有利于吸引人才。“据我所知,上海的很多it人才都在向深圳迁移。”
广深人口增长领先
一线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长与外来人口的流入密切相关,呈现差异化发展。
根据四个一线城市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广州和深圳的人口增幅最大,分别为49.83万人和40.6万人。在经历了2017年常住人口的负增长后,上海最终在2018年增加了54,500人。同期,北京市常住人口2018年下降0.8%,比2017年增长0.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到16.5万人。
明路向《时代周刊》记者解释说,前两年上海常住人口负增长主要是受到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政策的影响。“然而,由于劳动力需求旺盛和城市本身的吸引力,上海常住人口去年增长缓慢。”
北京的人口控制更加严格。2016年和2018年,北京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继续下降,2016年为37.2%;2017年下降0.6个百分点,至36.6%;2018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了1.1个百分点,至35.5%。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前主任、国务院参事马莉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近年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口数量。基于此,外界会担心这是否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和城市的长期发展。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北京作为首都,自然对移民有吸引力。此外,北京还没有完全关闭它的窗口,它仍然对人才开放。未来的劳动力需要依靠质量,并基于“人才红利”而不是“人口红利”
相比之下,广州和深圳居民人口的增长居于领先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发达经济的自然吸引力,也是因为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政策工具。
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的定居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45岁以下的人;具有大学学历或以上且未满35岁的人可以在缴纳6个月的社会保险后定居。最近,为了吸引人才,广州放宽了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取消了硕士、博士、高级职称人员和留学生就业期间参加社会保障的年限限制。
相比之下,上海和北京的要求更高。上海要求“分地落户”;十一种人才,如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和博士生,可以直接定居下来。“等候系统是在北京定居的主要方式。
出生率下降改变了人口结构
常住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与出生和死亡相关)和机械增长(与人口流入和流出相关)。
从31个省市的常住人口和数据流量来看,单出生省份正面临不同程度的出生率下降——山东省的出生率从17.54‰下降到13.26‰,下降了4.28‰;河南省出生率从12.95‰下降到11.72‰,下降123万点;广东也从13.68‰下降到12.79‰,下降了0.8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自然会下降,生育率也会下降。”马丽向《时代周刊》记者解释说,“这个节点一般是人均GDP 1万美元。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1万美元时,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低,人们的生育意愿高。但是在达到10,000美元后,想要孩子的欲望会减少。直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万美元,生育意愿将再次上升。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万美元,加上以前的生育政策,生育率有下降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623万,比上年减少200万,这是过去40年来中国出生人口下降最多的一年。同期,中国的出生率从去年的1.24%下降到不到1.1%,创下近年来的新低。
“生育率降低,对一个省的主要影响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出生人口减少后,老年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和儿童比例不协调的问题随之而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转移支付能力的挑战和代际利益的平衡。”马丽向《时代周刊》记者指出。
核心城市成为风向标
中泰证券研究所宏观战略首席分析师梁忠华指出,2018年,中国31个省市的人口流动性充分体现了“东移”和“南移”的特征:2018年,10个东部省市中有7个为净人口。在流入地区,人口净流入为99.3万,为“东移”;以秦岭-淮河为线,中国的南部和北部省份大致划分。2018年,南方各省净流入人口高达197.5万,净流入地区基本分布在南方,被称为“南方”。
《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如果将常住人口视为一个变量,区域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驱动力越来越明显。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和成渝处于不同的状态。
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广带动了周边城市,大湾区其他城市也在快速发展。其中,佛山和珠海人口增长较快:2018年,佛山常住人口增加24.9万人,珠海增加12.57万人。根据2018年城市人口净流入排名,佛山是中国第八大人口流入城市,珠海仅71300人排在第十位。明路表示,这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核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增长的例子。
相比之下,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在人口增长的区域协调方面有些错位:受政策影响,核心城市上海的人口向外迁移,导致周边城市人口增加。虽然最终结果显示区域人口仍在快速增长,但上海的核心驱动能力并未得到凸显。
明路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城市的人均gdp差距正在缩小。然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增加了,而其人口份额却增加了;长江三角洲是由于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但人口份额的增加导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这缩小了与周围其他城市的差距。”
“都市圈的合理发展模式应该是以核心城市为辐射点。在大湾区、广深三地,主导作用非常明显,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相比之下,上海受到人口政策、建设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限制。核心城市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的整合与协调发展可能存在制约因素。”明路进一步解释道。
2018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65,000人,而天津增加了27,300人。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13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正增长,总增长312,300人。其中,石家庄增幅最高,达71700人;其次是廊坊,有54,000人。
梁忠华表示,从数据来看,并非所有的北京外流人口都流向了天津和河北。根据一家招聘机构的数据,在2018年第四季度北京的人才外流统计中,8.66%的北京外流人口流向天津,其余流向杭州,4.59%流向Xi,4.05%流向成都。
与此同时,成渝城市群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底,成都市常住人口1633万人,增长28.53万人;重庆市常住人口3101.79万人,增长26.63万人,分别居全国第五位和第六位,仅次于Xi和杭州。
“受成渝‘双子座’的影响,整个成渝城市群的人口增长也非常可观。”梁忠华说。
标题:广深常住人口增量为何领跑? 算算背后的经济账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2202.html